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驻大庾边境万山中阅南洋报知伯严梅庵宴樊云门前辈于六朝松树下即席有诗次韵奉和》
《驻大庾边境万山中阅南洋报知伯严梅庵宴樊云门前辈于六朝松树下即席有诗次韵奉和》全文
清 / 俞明震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乘溜下绝涧,竹筏如怒马。

农夫献家酿,酌以牛角斝。

如何万仞山,低首荒城下。

蛮歌迎七姑,铜鼓闹春社。

久与枯僧邻,此景觉妍冶。

冲风脚力健,曝日面皮赭。

怪鸟雾中来,怒爪堕檐瓦。

苍苍者山川,何处界文野。

羊菌意有棱,猫笋可盈把。

虽无李侯馔,适口吾聊且。

一幅蛮荒图,悲来不能写。

亦有百尺松,龙鳞尤古雅。

不放六朝青,遂令知者寡。

可怜王谢辈,同是悠悠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大庾边境万山中的一次独特经历。诗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感慨。

首句“乘溜下绝涧,竹筏如怒马”,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作者乘坐竹筏穿越深涧的情景,竹筏仿佛怒马般飞驰,充满了动感和力量感。接着,“农夫献家酿,酌以牛角斝”则展示了当地淳朴的民风,农夫热情地提供自家酿造的美酒,以牛角斝作为饮酒器具,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如何万仞山,低首荒城下”一句,通过对比高耸的山峰与低矮的荒城,表达了对自然伟力的敬畏之情。接下来,“蛮歌迎七姑,铜鼓闹春社”描绘了少数民族的风俗活动,通过歌声与铜鼓的热闹场面,展现了多元文化的魅力。

“久与枯僧邻,此景觉妍冶”则表达了作者与世无争、亲近自然的心境,即使与枯僧为邻,也能感受到周围景色的美丽。随后,“冲风脚力健,曝日面皮赭”描述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的坚韧与适应能力,面对强风和烈日,依然保持乐观与活力。

“怪鸟雾中来,怒爪堕檐瓦”通过描写神秘的雾中怪鸟,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未知与奇妙。最后,“苍苍者山川,何处界文野”表达了对广阔天地的思考,山川之间,文野界限模糊,引人深思。

“羊菌意有棱,猫笋可盈把”描绘了丰富的自然物产,羊菌和猫笋不仅丰富了食物来源,也增添了生活的趣味。尽管没有李侯的美食,但作者仍然感到满足,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热爱。

“一幅蛮荒图,悲来不能写”表达了作者对眼前景象的感慨,虽然无法完全描绘出这幅蛮荒图的全貌,但内心的悲情却难以言表。接着,“亦有百尺松,龙鳞尤古雅”赞美了古老的松树,其形态如同龙鳞般优雅,展现了自然之美。

“不放六朝青,遂令知者寡”表达了对古代文化遗产的惋惜,尽管六朝时期的绿色植被依然存在,但知道其价值的人却越来越少。最后,“可怜王谢辈,同是悠悠者”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人物的怀念,同时感叹他们与普通人一样,终将随着时间流逝而被遗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历史遗迹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作者介绍
俞明震

俞明震
朝代:清

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又字启东,号觚庵,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斗门,生于湖南。光绪戊子(1888年)科举人,官至甘肃提学使。入民国,为肃政史,谢病归隐杭州西湖。明震工诗,吟甚苦,自言成一诗或至终夕不眠,甚且病眩,故所作不多。所著《觚庵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送秦文学之安仁

三载京华几胜游,雨中萧寺月中洲。

天空鸿雁影初歇,水冷芙蓉香不流。

琴到伯牙堪屈指,句逢东野合低头。

无端忽向江潭去,短棹孤篷万里秋。

(0)

送梅轩蒋司徒致仕归湘源二首·其一

司徒才到古稀年,便著荷衣上钓船。

随处燕游真自乐,此生名寿是双全。

湘源旅梦青枫外,建业归心白雁前。

留取送行车马数,后时收入画图传。

(0)

送张原载黄门弟授职还乡二首·其二

昽昽江旭散林鸦,袅袅江风捲岸沙。

燕郭晚春归处路,楚山明月到时家。

仙游自说投竿好,吏隐谁怜去国赊。

它夜陟冈应有梦,紫堂青琐隔天涯。

(0)

赠春山李侍御

往岁麻衣出宋中,黄巾流乱太行东。

天王诏下军符急,御史兵来贼垒空。

筹策自同诸葛亮,谏书人比息夫躬。

可怜回首过逢地,万井春烟袅暮风。

(0)

人日喜晴次蒲汀韵

人日旧京云日丽,钟山龙气郁开祥。

腐儒推枕病忽去,野老占年喜欲狂。

即起户帘通紫燕,早闻宫树啭黄鸯。

多情杜甫缘何事,解道他乡胜故乡。

(0)

挽张思绍乃翁

归老身犹健,游仙梦已侵。

盐司官誉在,豸服主恩深。

迢递碧山路,凄凉嘉树阴。

秋风渡泸水,客子正愁心。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