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千折下,峭壁两崖分。
樵径冲江雨,渔舟宿岭云。
布帆林杪见,水碓月中闻。
独有披裘客,千秋不可群。
奔流千折下,峭壁两崖分。
樵径冲江雨,渔舟宿岭云。
布帆林杪见,水碓月中闻。
独有披裘客,千秋不可群。
这首明代诗人徐中行的《入桐江二首(其二)》描绘了桐江壮丽而宁静的自然景色。首句“奔流千折下”展现了江水汹涌澎湃,历经千回百转的动态画面,给人以磅礴之感。接下来的“峭壁两崖分”则刻画了两岸陡峭的山崖,形成鲜明的对比,增添了空间的层次。
“樵径冲江雨”写的是山间小路在风雨中穿行的情景,既描绘了生活的艰辛,也烘托出环境的湿润与生机。“渔舟宿岭云”则描绘了渔夫夜晚停泊在山岭间的渔舟,与月色和云雾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布帆林杪见,水碓月中闻”进一步描绘了江面帆影摇曳,树林深处可见,以及夜晚水碓声在月光下回荡的细节,富有诗意和生活气息。最后两句“独有披裘客,千秋不可群”,以“披裘客”象征孤独而特立独行的人物,他与周围环境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然独立人格的赞赏和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桐江的山水风光与人物活动相结合,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听罢贤书喜举孙,梅花梦绕尽芳尊。
情超世法难为礼,调领群吹幸奏埙。
叠见珠光飞岭海,迸来鸿信到天门。
青编自是吾家宝,饴弄先芸乃及荪。
一署耽行役,雨过觉心凉。
记及来时路,梅雨正瀼瀼。
天生桥畔度,夹道丛苍莨。
秀岩开锦壁,石涧响笙簧。
赖此怡心目,不厌溅衣裳。
今也乘苇下,秋月聘溪光。
适会所经地,如友晤他乡。
把盏试长眺,清飙一何扬。
僮仆亦以喜,巫峰路不长。
明朝荡漾去,楚水接清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