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儿女花,为人作颜色。
眼饱聊自慰,饥来不堪食。
此花不入谱,岂是凡花匹。
太阳丽天中,正气从午得。
开此丰穰瑞,脱彼风雨厄。
始华郁而甘,未粲光已白。
我行田野间,舒啸意自适。
田者告我言,乐岁兹可必。
但期一饱死,百年漫劳役。
纷纷儿女花,为人作颜色。
眼饱聊自慰,饥来不堪食。
此花不入谱,岂是凡花匹。
太阳丽天中,正气从午得。
开此丰穰瑞,脱彼风雨厄。
始华郁而甘,未粲光已白。
我行田野间,舒啸意自适。
田者告我言,乐岁兹可必。
但期一饱死,百年漫劳役。
这首诗名为《稻花》,作者连文凤是宋代的诗人。诗中以稻花为题材,通过描绘稻花的生长过程和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朴素态度。
首句“纷纷儿女花,为人作颜色”将稻花比喻为美丽的人儿,赋予其生命力和色彩,展现出稻花的活力与魅力。接下来,“眼饱聊自慰,饥来不堪食”表达了诗人对稻花的喜爱,视其为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暗示了稻米对于饥饿者的救赎。
“此花不入谱,岂是凡花匹”赞美稻花虽平凡却非寻常花卉可比,暗含其在农事中的重要地位。接着,“太阳丽天中,正气从午得”借太阳的光明正直,寓意稻花承载着大地的正气,象征着丰收的希望。
“开此丰穰瑞,脱彼风雨厄”进一步强调稻花带来的丰饶和战胜困难的力量。诗中描述稻花由初绽到成熟的过程,“始华郁而甘,未粲光已白”,既描绘了稻花的生长之美,也寓言了生活的甘甜与坚韧。
最后,诗人置身田野,感受自然与生活的和谐,“舒啸意自适”表达出内心的愉悦。田者告知他丰收在望,诗人则期望仅求温饱,过上简单而满足的生活,认为长久的劳作只是为了这一目标。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稻花为载体,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丰收的期盼。
壮志小鹏背,万里欲乘风。
马瘏裘敝,老来无复旧游重。
楚尾吴头蜀口,三十载间陈迹,衮衮水之东。
休说射雕手,且学钓鱼翁。奚为者,聊尔耳,此山中。
壶觞自引,不妨换羽与移宫。
蓬矢桑弧何事,朝菌大椿皆分,识破色俱空。
掬润弄明月,长啸倚青松。
问讯中秋月,瞥见一眉弯。
婆娑桂影,今年又向桂林看。
蓬矢桑弧初度,罗带玉簪旧识,俯仰十年间。
记得老坡语,颓景薄西山。碧虚人,应笑我,已苍颜。
岁寒耿耿,不改惟有寸心丹。
目断风涛万里,梦绕烟霞一壑,老矣甚时闲。
不愿酒泉郡,愿入玉门关。
梅边连辔偕来,柳边先我观光去。
一门椿桂,尊君孙盛,小儿文举。
黄鹤联登,横翔雕鹗,健凌鹦鹉。
趁霜晴春小,南宫问讯,又同奏、明光赋。
从此青云阔步。看龙门、锦标双取。
荆州时事,不妨大对,细陈当宁。
久要论交,中年语别,不堪离绪。
约杏园,得意归时,吾已在浙江浒。
玉堂义方训十字,衍而六百十六言。
一门翁季自师友,尽出学问之根源。
彼援遗书诫敦严,暨昶以义名沉浑。
争如此作旨哉味,足使闻者推而尊。
虽然责善友之义,仕教之忠古皆尔。
读其诗可知其人,非是父不生是子。
书绅我亦且服膺,过庭夫岂弗由礼。
触屏教谄势利徒,得不为之望风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