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测南方候,时惊北客心。
一冬无雁过,三月有蛩吟。
槐暑常临午,梅霖不待壬。
近来知节适,不怕瘴烟侵。
每测南方候,时惊北客心。
一冬无雁过,三月有蛩吟。
槐暑常临午,梅霖不待壬。
近来知节适,不怕瘴烟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桂林自然景观的亲切感受和细腻观察。每当南风吹拂,诗人便能感受到那种在异乡的孤独与怀念之情。此情此境,不仅触动了北方游子的心弦,也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带来的无常。
"一冬无雁过,三月有蛩吟",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致描写,诗人表达了一种静谧与和谐之美。没有雪鹅飞过,反映了南方温暖的气候特征,而蛩鸣则是春天到来的自然信号。
"槐暑常临午,梅霖不待壬"一句,生动地描绘出了夏日阳光强烈的情景,以及梅雨来临前的预兆。诗人捕捉到了大自然中的微妙变化,并以此表达了对时节流转的深刻感悟。
最后两句"近来知节适,不怕瘴烟侵",透露出诗人在桂林生活中逐渐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和节气,对于南方特有的瘴气也从容不迫。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更体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在与超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桂林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和深厚文化底蕴。
故人坟前浇我酒,白日欲西回马首。
磴危道险不可跻,下马长须扶两肘。
三步一噫五步停,引吭出舌肺肠鸣。
此时平地虑颠踣,昂首十丈梯峥嵘。
以手捉仆肩,以足踏崖颈。
跻攀欲上分寸难,又恐翻身落深阱。
山北鸣鸺鹠,山南叫?辀,豺虎伏莽狐狸游。
天地衮衮令人愁,小童鱼贯上复休。
绝顶始得岩峦幽,开颜一望隘九州。
弱水涓涓扶桑樛,中覆一杯沧溟流。
穹然青者吾罗浮,神仙葛白俱蜉蝣。
湖西先生去十秋,五羊诗客徒淹留。
数公陈迹或可搜,死者已矣吾何忧。
后来诸生继前修,努力莫倦蓬莱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