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清阴能借润,不应积雨尚流寒。
先生端的磻溪裔,乞与沧溟作钓竿。
自是清阴能借润,不应积雨尚流寒。
先生端的磻溪裔,乞与沧溟作钓竿。
这两句诗是王之道在《和吕子梅题陈倅窗前新栽竹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蕴含着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与深厚情感。
"自是清阴能借润,不应积雨尚流寒。"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自是清阴能借润"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细雨滋润万物的欣赏,暗示着自然界在春季中逐渐苏醒,生机开始萌动。而"不应积雨尚流寒"则是在强调尽管春雨给大地带来了温暖和湿润,但仍旧有余寒未散,天气并非一帆风顺。这两句交织出一个生动的画面,既显示了诗人对春意盎然场景的描绘,也透露出他对季节转换中温度变化的敏锐感知。
"先生端的磋溪裔,乞与沧溟作钓竿。"
这里则是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愿望。"先生端的磋溪裔"指的是诗人仰慕某位高洁脱俗的前辈(先生),其风范如同清澈见底的磋溪水。而"乞与沧溟作钓竿"则是在表达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诗人希望能像神话中的沧溟一样,拥有捕捉云端之物的能力,即象征着能够抓住高远的理想和精神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万花头上占天工,得意开时斗未东。
破月麝脐来馥郁,横烟玉树净玲珑。
暖归故蕊应欺雪,人在他乡正御风。
借问殷勤动诗兴,忘机争似鹿皮翁。
道人千里来,触热废寝膳。
问其何所为,但云求识面。
南方诸公门,二年走略遍。
亦有苦苦留,诸事颇安便。
念未见侍郎,跋涉遂忘倦。
皇帝与天同,深恩满州县。
瘴乡宁久留,行复侍金殿。
卖药至京师,礼数隔贵贱。
姓名且难通,况敢冀垂盼。
汝言岂吾知,答之一笑倩。
山行迹未扫,倏忽岁已除。
东风从东还,天机动群无。
自怜藜苋中,遭时谢严徐。
两曜栖睫端,辉光照三馀。
尔来知昨非,一笑捐诗书。
虚堂自朝夕,与世成阔疏。
胡为公子贤,宾集亦到余。
鸣泉春际飞,聊复观跳珠。
长安冥冥砂砾飞,道人趼足来何为。
师恩浃髓未云报,誓求卿相成其碑。
卿相盈朝成者谁,尚书妙墨侍郎词。
二公奔走天下士,士获一面犹几希。
道人愿力岂不满,文字乃今兼得之。
龙井神龙应护持,杖头星斗东南垂。
过门别我自色喜,我愧儒冠多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