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予留滞行当归,秋雨夜寒闻捣衣。
短檠明灭泪眼暗,谁令不寐心如飞。
嗟予留滞行当归,秋雨夜寒闻捣衣。
短檠明灭泪眼暗,谁令不寐心如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名为《次韵赵积中慈湖即事(其四)》。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归乡的渴望和内心的孤独感受。
“嗟予留滞行当归”,这里诗人叹息自己久留不归,将要踏上归途的心情。"秋雨夜寒闻捣衣"则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情景,秋天的雨水使得夜晚更加寒冷,而远处传来了捣衣的声音,这在视觉和听觉上都为诗人营造了一个萧瑟孤寂的氛围。
“短檠明灭泪眼暗”,诗人的心情也随着灯火的闪烁而变得黯淡,泪水涟涟,眼前的一切似乎都笼罩在一层悲哀之中。"谁令不寐心如飞"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忧虑,他的心灵仿佛随风飞扬,无处安放。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和个人感受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情感体验。王之道以精湛的笔法,将个人的孤独感受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又哀婉的意境。
松生厓石间,其势不两大。
松根与石斗,摩轧发奇怪。
文章世所惊,风气日以坏。
椎剥斧斤馀,俱伤而并败。
情文困追琢,至道在稊稗。
上人禅者流,独往脱天械。
燕坐一室中,心游大千界。
松风与石濑,萧瑟杂滂湃。
物我澹相忘,灵虚绝纤介。
瞻彼五髻峰,峭拔出天外。
长松将秀石,出入妨而隘。
日与二者俱,消摇一何快。
逝将从君游,吾衰怯行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