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葺檀园初成伯氏有作仲和次韵见投复用韵奉答兼订后期·其二》
《小葺檀园初成伯氏有作仲和次韵见投复用韵奉答兼订后期·其二》全文
明 / 李流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练祁南下水村赊,一路秋风吉贝花。

到市钟声知寺近,过桥柳色逐门斜。

贫能好事无如我,老解求閒有几家。

若肯重来留十日,不辞淡饭与粗茶。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流芳的《小葺檀园初成伯氏有作仲和次韵见投复用韵奉答兼订后期(其二)》描绘了练祁地区南下村庄的秋日景象。首句“练祁南下水村赊”,写出了河水潺潺、村落依水而建的宁静画面,"赊"字则带出村庄的偏远与质朴。接下来的“一路秋风吉贝花”描绘了秋风吹过,沿途可见吉贝花盛开,增添了季节的色彩和生机。

“到市钟声知寺近,过桥柳色逐门斜”两句,通过市集的钟声和桥边随风飘动的柳色,暗示了临近寺庙的氛围,以及诗人行进中的闲适心情。诗人自谦贫穷却乐于做好事,感叹“贫能好事无如我”,表达了自己的品格和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若肯重来留十日,不辞淡饭与粗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再次来访的热情邀请,即使生活简朴,也愿意尽心款待,体现了友情的真挚和对平淡生活的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乡村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生活哲学,展现了明代理想化的田园生活和人情之美。

作者介绍
李流芳

李流芳
朝代:明   字:长蘅   号:檀园   籍贯:六浮道   生辰:1575~1629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猜你喜欢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一一四

三世诸佛不知有,老老大在外边走。

眼皮盖尽五须弥,大洋海里翻筋斗。

狸奴白牯却知有,瀑布不溜青山走。

堪笑无端王老师,错认簸箕作熨斗。

(0)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四十六

一喝分宾主,照用一时行。

要会个中意,日午打三更。

(0)

偈颂八十五首·其十二

灵山话月,曹溪指月。检点将来,只得半橛。

(0)

偈颂八十五首·其二十四

三条椽下,七尺单前。

有一则语,天下衲僧做尽伎俩。

欲会会不得,拟举举不全。

瑞岩老婆心切,略与诸人通一线。

不容意解,只要心传,采石渡船。

(0)

偈颂二十一首·其十一

十日梅天晓未晴,千岩俱作偃溪声。

直饶透出威音外,犹较曹山半月程。

(0)

寄赤城新珩讲师

塔耸霞标在上头,杖藜犹记昔年游。

月生丹井树林静,烟新碧桃溪涧幽。

夜讲石筵龙象集,昼吟岩宇鬼神愁。

思君每欲寻君去,水阔山遥两鬓秋。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