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胡大》
《送胡大》全文
唐 / 王昌龄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
táng / wángchānglíng

jīngménkānbiékuàngnǎixiāoxiāngqiū

chùyáowàngjūnjiāngbiānmíngyuèlóu

注释
荆门:地名,这里指代离别的地点。
不堪别:难以承受离别之情。
况乃:更何况是。
潇湘秋:潇水和湘水流域的秋天,此处象征着凄清的离别氛围。
何处:哪里。
遥望君:远望你,表达对离人的思念。
江边:江水之畔。
明月楼:明亮月光下的楼台,常用来寄托相思之情。
翻译
在荆门分别已经难以忍受,更何况是在这充满离愁的潇湘之秋。
哪里可以远远地望着你?只有那江边映着明月的楼阁。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送胡大》,是诗中的最后两句。王昌龄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情感。

“荆门不堪别”,这里的“荆门”指的是长沙的别称,是古人常用来形容远行之地的名字。王昌龄借此表达出离别的痛苦和难以承受的心情。“况乃潇湘秋”,“潇湘”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境,也常被用来比喻美好而又遥远的地方。诗人通过“况”字,表达了在这个美丽而又难以到达的季节里,离别之痛更为深刻。

接下来的“何处遥望君”,则是在问朋友将要前往何方,表达了对远去友人的思念和牵挂。这里的“遥望”不仅是目光的延伸,更是一种心灵的渴望。“江边明月楼”,此句设定了一种境界,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他将会站在江边的某座明亮的楼阁上,仰望着那轮明月,遥想着远方的朋友。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离别场景和心境的精准刻画,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以及他那颇具特色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朝代:唐   字:少伯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生辰:698— 756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猜你喜欢

得归

日日言归始得归,归欤好在旧牛衣。

青山未害欠诗屋,白鸟倘能看钓矶。

欲问古人今在否,不知吾道是耶非。

里中父老如相过,应叹艰难带解围。

(0)

送别季观

山留迁客秋风寺,想得梧桐怨夜长。

正欠蹇驴相就语,其如征燕欲归忙。

蘋花思与晴江渺,桂树寒生老月香。

一路有诗烦拾取,寄书犹及雁前霜。

(0)

欧阳相士谒书诣梁权郡诗以代之

江皋误洗荷锄手,滴尽沧浪书满家。

第一讳穷人谬甚,再三称好子虚耶。

霜眠茅屋可无酒,春到梅梢怕有花。

烦见歙州梁别驾,为言诗骨雪槎牙。

(0)

和知郡史监丞鹿鸣宴诗

文物声明极盛秋,傅岩人不待形求。

笔扛龙鼎雄豪在,手拔鲸牙汗漫游。

温饱定知非雅意,治安谁与借前筹。

老予曾到慈恩顶,更放诸贤出一头。

(0)

老态

看书之眼看山脚,二事俱妨可奈渠。

药自不能专忌蟹,酒吾甚爱未浮蛆。

处人间世每如此,微造物游谁与居。

衰病老来常态耳,莫教左右手孤予。

(0)

约刘良叔观苔梅·其五

水曹为骨逋为髓,风雪灞桥谁共看。

千里梦回归路远,一枝春占暮江寒。

飞飞两片犹堪醉,点点晴香亦带酸。

双玉瓶乾情正洽,与君落笔不辞难。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