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送胡大》,是诗中的最后两句。王昌龄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情感。
“荆门不堪别”,这里的“荆门”指的是长沙的别称,是古人常用来形容远行之地的名字。王昌龄借此表达出离别的痛苦和难以承受的心情。“况乃潇湘秋”,“潇湘”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境,也常被用来比喻美好而又遥远的地方。诗人通过“况”字,表达了在这个美丽而又难以到达的季节里,离别之痛更为深刻。
接下来的“何处遥望君”,则是在问朋友将要前往何方,表达了对远去友人的思念和牵挂。这里的“遥望”不仅是目光的延伸,更是一种心灵的渴望。“江边明月楼”,此句设定了一种境界,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他将会站在江边的某座明亮的楼阁上,仰望着那轮明月,遥想着远方的朋友。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离别场景和心境的精准刻画,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以及他那颇具特色的人文关怀。
山留迁客秋风寺,想得梧桐怨夜长。
正欠蹇驴相就语,其如征燕欲归忙。
蘋花思与晴江渺,桂树寒生老月香。
一路有诗烦拾取,寄书犹及雁前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