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吊内阁陈某》
《吊内阁陈某》全文
明 / 史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何事先生早盖棺,薤歌声里路人叹。

填门客散恩何在,负郭田多死亦安。

盐海已无前日利,冰山谁障旧时寒。

九原若见南阳李,为道罗生已复官。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史鉴所作的《吊内阁陈某》,通过哀悼某位内阁官员的早逝,表达了对逝者生前功绩与身后哀荣的感慨。

首联“何事先生早盖棺,薤歌声里路人叹。”以疑问的语气提出问题,为何这位先生如此年轻就离世,薤歌声中,路人为之感叹。这里运用了薤歌这一传统丧葬音乐,象征着哀悼之情。

颔联“填门客散恩何在,负郭田多死亦安。”描述了逝者生前的盛况与身后的情景形成对比。填门客散,昔日的宾客如今已四散,恩泽似乎无处可寻;但即便如此,逝者在死后也得到了安息,拥有丰饶的土地,这或许是对逝者的一种安慰。

颈联“盐海已无前日利,冰山谁障旧时寒。”进一步将逝者的命运与外界环境联系起来,盐海不再有往日的利润,冰山也无法阻挡过去的寒冷。这两句暗示了逝者生前的辉煌与现今的衰落,以及时间无情的流逝。

尾联“九原若见南阳李,为道罗生已复官。”以假设的方式,想象如果逝者在九泉之下见到南阳李(可能是指另一位历史人物),会告诉他罗生(即逝者)已经恢复了官职。这里表达了对逝者功绩的认可与怀念,希望其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应有的荣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与死后情景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对其功绩的肯定,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史鉴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胡少明两书索二程先生画像寄小诗二首·其一

微言固已成糟粕,纸上形容转更疏。

要识平生真面目,百无所似若为书。

(0)

胡文昌和东坡子由彭城月诗并录澹庵新州以所和见示索和

澹庵眼似坡仙高,眇视轩冕如秋毫。

忠臣要作社稷计,那知平陆生风涛。

当时盖亦轻馀子,富贵转头真逝水。

汗青不朽姓字香,百世闻风尚兴起。

函关正要封泥丸,金陵王气开龙蟠。

一书乞借尚方剑,搢绅环睨心为寒。

要扶銮驾还都汴,鼎镬在前颜不变。

低头办了著南冠,敛手笑还丞相板。

飞鸢跕跕古锦山,气老益壮穷益坚。

银河流空月照地,肺肝洞作冰玉看。

缅怀坡仙亦大好,诗比离骚兴香草。

持杯满满贺素娥,岭海百年逢二老。

闻孙趾美德不贫,清文高节犹前人。

何当佳话重拈出,只惭授简梁园客。

(0)

和蔡铁窗韵

铁窗诗价远,应是到鸡林。

修月有妙手,伴云无出心。

调高追郢曲,意古和虞琴。

触境勿多语,希声是大音。

(0)

闺情

闲拈花片贴纱窗,绣幕斜飞燕子双。

细数归期相次近,倚楼日日望春江。

(0)

寄题兖州孙大夫绝尘亭二首·其二

境空纳浩荡,日暮生泬寥。

竹声池边起,欲断还萧萧。

丈人方微吟,万象各动摇。

林间光景异,月出东山椒。

门前谁剥啄,已逝不须邀。

(0)

种竹

种竹不必高,摇绿当我楹。

向来三家墅,无此笙箫声。

皇天有老眼,为閟十日晴。

护我萧萧碧,伟事邻翁惊。

同林偶落此,相向意甚平。

何须俟迷日,可笑世俗情。

明年万夭矫,穿地听雷鸣。

但恨种竹人,南山合归耕。

佗时梦中路,留眼记所更。

苍云屯十里,不见陈留城。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