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千山江杳杳,秋空一雁秦云渺。
空阶月皎蛩音长,蔓草露滴萤光小。
耿耿残灯夜半过,红楼西畔落星河。
边衣剪罢寒不寐,飒飒西风鸣败荷。
木落千山江杳杳,秋空一雁秦云渺。
空阶月皎蛩音长,蔓草露滴萤光小。
耿耿残灯夜半过,红楼西畔落星河。
边衣剪罢寒不寐,飒飒西风鸣败荷。
这首《秋闺》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闺房景象,充满了凄清与哀愁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秋日的景色与闺中女子的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意境。
首句“木落千山江杳杳”,以“木落”暗示季节转换,千山覆盖着落叶,江面显得更加辽远,营造出一种开阔而深远的视觉效果,同时也预示着秋天的萧瑟。接着,“秋空一雁秦云渺”一句,通过一只孤独的大雁在辽阔的秋空中飞行,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寂寞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远方与归宿的遥远。
“空阶月皎蛩音长,蔓草露滴萤光小”两句,将画面转向室内。皎洁的月光洒在空荡荡的台阶上,伴随着蟋蟀悠长的鸣叫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而室外的蔓草上,露珠滴落,萤火虫发出微弱的光芒,这些细节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冷清,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耿耿残灯夜半过,红楼西畔落星河”两句,将视角再次拉回室内,残灯照亮了半空,时间已经到了深夜,而窗外的星河似乎也在缓缓落下,这一景象不仅增加了时间的流逝感,也暗示了主人公思绪的流转与内心的波动。
最后,“边衣剪罢寒不寐,飒飒西风鸣败荷”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剪制边衣的过程象征着劳作与等待,而“寒不寐”则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寒冷与无法入眠的状态。西风的飒飒声与败荷的鸣响,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也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哀伤与无助。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深秋之夜闺中女子的孤独、哀愁与对远方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是一幅深沉而富有感染力的画面。
一春不雨但多风,家家买龟问丰凶。
天宁疏头与天通,泚笔未了云埋空。
一雨三日勤老龙,陇头满眼十分丰。
法中福将两英雄,自诡去立丘山功。
堂头老师言语工,一诗自直三千钟。
不忧乞米送卢仝,末章谨已藏胸中。
金张与许史,不知寒士名。
石交少瑕疵,但有一曲生。
丝色随染异,择交士所贵。
竹林固皆贤,山王以官累。
匏酌可延客,藜羹无是非。
土思非不深,无屋未能归。
革华虽可侯,不敢践危地。
木奴会足饱,宽作十年计。
佳人多命薄,初心慕、德耀嫁梁鸿。
记绿窗睡起,静吟闲咏,句翻离合,格变玲珑。
更乘兴、素纨留戏墨,纤玉抚孤桐。
蟾滴夜寒,水浮微冻,凤笺春丽,花砑轻红。
人生谁能料,堪悲处、身落柳陌花丛。
空羡画堂鹦鹉,深闭金笼。
向宝镜鸾钗,临妆常晚,绣茵牙版,催舞还慵。
肠断市桥月笛,灯院霜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