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皋误洗荷锄手,滴尽沧浪书满家。
第一讳穷人谬甚,再三称好子虚耶。
霜眠茅屋可无酒,春到梅梢怕有花。
烦见歙州梁别驾,为言诗骨雪槎牙。
江皋误洗荷锄手,滴尽沧浪书满家。
第一讳穷人谬甚,再三称好子虚耶。
霜眠茅屋可无酒,春到梅梢怕有花。
烦见歙州梁别驾,为言诗骨雪槎牙。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诗歌艺术的独到见解。诗中“江皋误洗荷锄手”既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画面,也隐喻着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勤勉与投入。"滴尽沧浪书满家"则显示了诗人对书籍的喜爱和渊博的学问。
"第一讳穷人谬甚,再三称好子虚耶"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对文学评价的质疑和不屑一顾,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真正文学价值的坚守和认同。"霜眠茅屋可无酒,春到梅梢怕有花"则是诗人在自嘲中表现出的生活情趣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烦见歙州梁别驾,为言诗骨雪槎牙"更是诗人对友人的深切赞美,认为其诗歌如同坚硬的雪槎牙般坚实有力,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高度的文学造诣,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艺术追求的执着。整首诗语言自然,意境深远,是一篇融合了生活情感、文学理想与哲学思考的佳作。
远公禅门秀,宴坐东林里。
绝迹避喧嚣,不渡虎溪水。
抑且偶忘形,相邀过清泚。
忽闻于菟声,大笑不能已。
元亮帻欲欹,脩静冠将委。
丰采动林峦,声音响涯涘。
逸韵当时称,高风后人纪。
载瞻抚斯图,咏歌仍仰止。
古钗埋没知何日,泥中拾得重爱惜。
两股盘龙十二行,钗头仍刻双凤凰。
鬼工金错加雕饰,古制无光土花蚀。
莫嫌此样不称仪,更是内家旧时物。
传闻邻女争来看,玉指摩挲复惊叹。
慎勿弃置宜深藏,留取花前作珍玩。
禅翁安禅不出山,画史为画山中閒。
寒月高悬碧萝幌,晓云深护青松关。
宝地乐声闻涧底,梵天香气识林端。
定回幽壑猿叫断,食边绝巘马飞还。
盖头把茆亦自好,栖身十笏何其烦。
贯休能诗誇宇内,文畅得序传人间。
新图摩挲重叹息,旧径髣髴穷跻攀。
听师拂尘说善果,使我拂袖辞尘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