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曹为骨逋为髓,风雪灞桥谁共看。
千里梦回归路远,一枝春占暮江寒。
飞飞两片犹堪醉,点点晴香亦带酸。
双玉瓶乾情正洽,与君落笔不辞难。
水曹为骨逋为髓,风雪灞桥谁共看。
千里梦回归路远,一枝春占暮江寒。
飞飞两片犹堪醉,点点晴香亦带酸。
双玉瓶乾情正洽,与君落笔不辞难。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约刘良叔观苔梅(其五)》。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艺术表现。
"水曹为骨逋为髓"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水和草木比作人的骨骼和脏腑,形象地描绘出大自然的生命力。"风雪灞桥谁共看"则透露出诗人独自赏玩时的孤寂感慨,以及对冰冷世界中美景的独特情怀。
"千里梦回归路远,一枝春占暮江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春天到来的期待。"飞飞两片犹堪醉,点点晴香亦带酸"则描写了梅花纷飞的景象,以及这种美景给人的心灵带来的一种微妙的情感体验。
最后,"双玉瓶乾情正洽,与君落笔不辞难"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赏析美景时的心意相通,以及创作艺术作品时的投入和热忱。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苔梅独特景致的描写,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同时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超越时空的美好与情怀。
怕春去。把酒和春对语。
天涯路,花落水流,究竟韶华靠谁住。垂杨万万缕。
何处。深藏杜宇。
春归也,无力挽留,一任东君自为主。愁怀黯如煮。
已数遍残红,搓尽飞絮。几回还待开帘觑。
正满地芳草,半痕斜照,飞来蝴蝶尚栩栩。
谅知我吟绪。频著。断肠句。叹过客光阴,真个无据。
阑干拍损空延伫。只数点香晕,两行烟树。
黄昏刚到,又禁著,一阵雨。
趁清昼。好岭上探芳,堤边载酒。
只玉波无恙,青山尚依旧。
东风识得词人面,笑比梅花瘦。
怕重来、软绿成阴,乱红飞甃。何处笛声骤。
正梦醒乌蓬,泪凝螺岫。湖水湖烟,相看断肠否。
剧怜冢畔香魂杳,往事空回首。
感流光、又见春归细柳。
好天良夜,添得愁多少。月满花阴寒峭峭。
渐银河低转、碧天如水,星光渺,衬一点孤鸿小。
怪年来心绪,别样淹煎,触景处、都成烦恼。
况新霜时候,萧瑟寒风,残梧满地秋声老。
纵无情、对此也难堪,可想见孤窗、深忧怀抱。
荼蘼落尽东风瘦,春锁一帘尘影。
户袅晴烟,梁空白日。何处天涯人近。
不殊风景,应目断江南,水明山暝。
多少销魂,吹来吴雪点双鬓。寒食清明过了。
料官阁梅阑。吟冷诗兴。
踏月天街,听鸡禁院,料也难消离恨。
南来雁尽,渐说到关河,不传归信。
万里孤岭,猿啼莫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