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瓦雕甍玉作台,真从人世蹑蓬莱。
盘空日月三天近,抱郭南山万井开。
冠盖乍逢梁苑集,帆樯初望越城回。
亦知信美非吾境,魂断登楼赋客才。
碧瓦雕甍玉作台,真从人世蹑蓬莱。
盘空日月三天近,抱郭南山万井开。
冠盖乍逢梁苑集,帆樯初望越城回。
亦知信美非吾境,魂断登楼赋客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超凡脱俗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与人文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美感。
首联“碧瓦雕甍玉作台,真从人世蹑蓬莱”,以“碧瓦”、“雕甍”、“玉作台”等意象,勾勒出一座高雅华美的建筑,仿佛是人间仙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纯净与美好。“真从人世蹑蓬莱”则表达了对这种超凡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盘空日月三天近,抱郭南山万井开”,进一步描绘了天空之上的辽阔与壮丽,以及山川环绕的壮美景象。日月在空中显得格外亲近,仿佛触手可及;而山脚下,万家灯火,一片繁华,展现了人间的生机与活力。
颈联“冠盖乍逢梁苑集,帆樯初望越城回”,通过“冠盖”、“梁苑”、“帆樯”、“越城”等意象,展现了聚会的盛况和远行的景象。诗人似乎在描述一次盛大的宴会或是远航归来的情景,充满了热闹与喜悦。
尾联“亦知信美非吾境,魂断登楼赋客才”,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欣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和无奈。他知道眼前的美丽并非属于他自己的世界,心中不禁涌起离愁别绪,仿佛是在为即将分别的朋友赋诗作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着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方式。
得之一元,匪受自天。太老之真,无上之仙。
光含影藏,形于自然。真安匪求,神之久留。
淑美其真,体性刚柔。丹霄碧虚,上圣之俦。
百岁之后,空馀坟丘。
远国通王化,儒林得使臣。
六君成典册,万里奉丝纶。
云水连孤棹,恩私在一身。
悠悠龙节去,渺渺蜃楼新。
望里行还暮,波中岁又春。
昏明看日御,灵怪问舟人。
城邑分华夏,衣裳拟缙绅。
他时礼命毕,归路勿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