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子由四首·其一韩太祝送游太山》
《和子由四首·其一韩太祝送游太山》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偶作郊原十日游,未应回首厌笼囚。

但教尘土驱驰足,终把云山烂漫酬。

闻道逢春思濯锦,便须到处觅菟裘。

恨君不上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

(0)
注释
偶作:偶尔为之。
郊原:郊外田野。
笼囚:比喻束缚或限制。
驱驰足:奔波劳累。
云山烂漫:形容山水壮丽。
濯锦:洗涤心灵,如织锦般焕然一新。
菟裘:古代隐士的居所,此处指隐居之处。
东封顶:古代帝王祭泰山的活动,此处可能象征着高位。
金轮:月亮的美称。
九幽:古代神话中的九层地下世界。
翻译
偶尔在郊外漫游十天,还不至于厌倦像笼中鸟一样被束缚。
只要能让身心在尘世间奔波足够,最终会以欣赏壮丽山水作为回报。
听说春天来临,人们渴望洗涤心灵,于是四处寻找隐居之地。
遗憾的是你未能登上东封顶,夜晚只能在梦中看到金色的月亮从九重天际升起。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游子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朋友离别之情感的诗篇。首句“偶作郊原十日游”即点出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地——郊外,以及时间长度——十日,显示了一种短暂而自在的逃离和放松。

接着,“未应回首厌笼囚”表达了对都市生活的厌倦与不满,以及渴望自由奔走于广阔天地之间的心情。"但教尘土驱驰足,终把云山烂漫酬"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愿望,将尘世束缚比作尘土,而将奔跑的脚步比喻为驾驭云端,显示出诗人对于自然界无限自由与美好之追求。

中间两句“闻道逢春思濯锦,便须到处觅菟裘”描绘了春日里对美景的向往,以及对珍奇物品的搜寻。这不仅是对春天生机勃勃的一种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完美境界的追求。

末尾两句“恨君不上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则表达了对朋友不在身边的遗憾。这里的“东封顶”可能指的是太山,即诗题中的“太祝送游太山”,而“金轮”则是对明月的美好描绘,透露出夜晚独处时对于友情的思念。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自由,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广谪仙怨

胡尘犯阙冲关,金辂提携玉颜。

云雨此时萧散,君王何日归还。

伤心朝恨暮恨,回首千山万山。

独望天边初月,蛾眉犹自弯弯。

(0)

牡丹

残花何处藏,尽在牡丹房。

嫩蕊包金粉,重葩结绣囊。

云凝巫峡梦,帘闭景阳妆。

应恨年华促,迟迟待日长。

(0)

诗三百三首·其十二

鹦鹉宅西国,虞罗捕得归。

美人朝夕弄,出入在庭帏。

赐以金笼贮,扃哉损羽衣。

不如鸿与鹤,飖飏入云飞。

(0)

谒金门

美人浴,碧沼莲开芬馥。双髻绾云颜似玉,素蛾辉淡绿。

雅态芳姿闲淑,雪映钿装金斛。水溅青丝珠断续,酥融香透肉。

(0)

淇上别业

依依西山下,别业桑林边。

庭鸭喜多雨,邻鸡知暮天。

野人种秋菜,古老开原田。

且向世情远,吾今聊自然。

(0)

漠漠烟花处处通,游人南北思无穷。

林间鸟奏笙簧月,野外花含锦绣风。

鸑抱云霞朝凤阙,鱼翻波浪化龙宫。

此时谁羡神仙客,车马悠扬九陌中。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