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渡江何处宿,望中疑是秦淮。月明谁起笛中哀。多情王谢女,相逐过江来。
云雨未成还又散,思量好事难谐。凭陵急桨两相催。相伊归去后,应似我情怀。
昨夜渡江何处宿,望中疑是秦淮。月明谁起笛中哀。多情王谢女,相逐过江来。
云雨未成还又散,思量好事难谐。凭陵急桨两相催。相伊归去后,应似我情怀。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临江仙》,描绘了一幅夜晚泛舟秦淮河的情景。首句“昨夜渡江何处宿”以疑问开启,引发读者对主人公昨晚行踪的好奇。接着,“望中疑是秦淮”描绘了他在月光下辨认出似曾相识的秦淮河景色,营造出一种迷茫而怀旧的情绪。
“月明谁起笛中哀”通过笛声的凄凉,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愁,可能与离别或思念有关。接下来,“多情王谢女,相逐过江来”引入了美丽的女子形象,似乎在想象中陪伴他,增加了情感的复杂性。
“云雨未成还又散”暗指未能实现的情感愿望,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难以持久的感慨。最后一句“想伊归去后,应似我情怀”,诗人设想女子离去后的心情,与自己此刻的心境相呼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展现出诗人深深的感伤和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秦淮夜色为背景,通过描绘人物的活动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