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芙蓉诗》
《咏芙蓉诗》全文
南北朝 / 沈约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ǒngróngshī
nánběicháo / shěnyuē

wēifēngyáo

qīngzhūfáng

zhōngchísuǒ绿

dàifànhóngguāng

注释
所以:原因,情由。
翻译
微风吹拂使树叶摇晃,轻轻的露珠粘在房子上。
水池中的水之所以发出绿光,是因为在等我释放红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季的园林景象,通过精细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观察与感受。首句“微风摇紫叶”中,“微风”表达了一种轻柔的气氛,而“紫叶”则是芙蓉花的别称,这里用来描写秋天芙蓉花在微风中的摇曳之态,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紧接着的“轻露拂朱房”,“轻露”指的是早晨的露珠,“拂朱房”则是形容露水滴落在红色的屋檐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

中间两句“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中池”指的是园中的池塘,“所以绿”表达了池水清澈、植物繁茂的景象。“待我泛红光”则是诗人期待着在这个美丽的秋日里,乘舟游弋于这片翠绿之中,享受那如同红色阳光一般温暖而明媚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和捕捉,以及对秋天特有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美的独到体悟。语言简洁优雅,意境清新脱俗,是一首富含诗意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沈约

沈约
朝代:南北朝   字:休文   籍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   生辰:441~513年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
猜你喜欢

望夫石

征骨化为尘,柔肌化为石。

高山共苍苍,临水望脉脉。

青云卷为发,缺月低照额。

千古遗恨深,终不见车軏。

(0)

送薛公期比部归绛州展墓

风雨梨花残,松柏墓门晚。

嗣子千里驹,羊肠九折坂。

春裘不畏寒,行路未为远。

旧来河内守,父老将衣挽。

(0)

送俞尚寺丞知蕲春县

应见言风物,于今有贡蛇。

潜踪远蛙黾,饮露上蒹葭。

清洁一如此,伤残都莫涯。

君惟修职业,男耒女缲车。

(0)

送张太博通判袁州

君非身尤谪南州,南方尚鬼其俗媮。

蛇为邻,虎为陬,丹茅苦竹深幽幽。

邑人祠鬼拜古树,竹杯一仰来烹牛。

牛死齧戄常不幸,谁得禁止专锄钩。

借曰未信君且往,民将语怪君听不。

仰山头,有行舟。

(0)

送朱玠户曹之广德军

南方小儿才读书,往往得官呵路衢。

君今五十始作掾,手板青袍非壮图。

况来桐汭水上城,折腰强颜休叹吁。

城西古祠能致雨,岁不有旱民无逋。

民乐未央君可娱,旧俗不与吾乡殊。

(0)

送正仲都官知睦州

每嗟相逢少,常苦离别多。

行行复壮壮,往往起悲歌。

古来易水上,义士有荆轲。

捐躯思报恩,饮恨歌奈何。

况彼儿女怀,牵缠如蔓萝。

是以世间人,鬓发易番番。

喜君得郡章,东归随春波。

滩上严子祠,系船聊经过。

其人当汉兴,富贵不可罗。

足加天子腹,傲去钓于河。

冬披破羊裘,夏披破草蓑。

心中小宇宙,尤哂献玉和。

我惭贱丈夫,岂异戴面傩。

未免为鬼笑,谁知惧挥诃。

安得如君行,收迹已蹉跎。

空将閒岁月,尘埃浪销磨。

正同三峡贾,尽力向盘涡。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