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骨化为尘,柔肌化为石。
高山共苍苍,临水望脉脉。
青云卷为发,缺月低照额。
千古遗恨深,终不见车軏。
征骨化为尘,柔肌化为石。
高山共苍苍,临水望脉脉。
青云卷为发,缺月低照额。
千古遗恨深,终不见车軏。
这首诗名为《望夫石》,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块饱经风霜的石头,象征着长久等待和无尽的哀怨。"征骨化为尘,柔肌化为石",形象地写出石头由人的骨骼和肌肤变化而来,暗示了女子对远行亲人的思念和岁月的无情侵蚀。"高山共苍苍,临水望脉脉",通过描绘高耸的山峰和默默凝视的流水,展现出女子孤独而深情的守望。
"青云卷为发,缺月低照额",进一步刻画石头的形象,将其赋予人的情感,仿佛头发如青云般飘散,月亮低垂照在额头上,增添了凄凉之感。最后两句"千古遗恨深,终不见车軏",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期待落空的悲凉,车軏(古代马车的轴头)不再出现,象征着丈夫的归期遥遥无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物喻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古代妇女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生活的坚韧,以及对美好团圆的渴望与失落,具有浓郁的民间传说色彩和深刻的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