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五郡》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五郡》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蜀人不信秦川好,食蔗从梢未及甘。

当道沙尘类河北,依山水竹似江南。

观形随阜饮溪鹿,云气侵山食叶蚕。

犹有道人迎客笑,白须黄袖岂非聃。

(0)
翻译
四川人不相信秦地风光好,吃甘蔗总是从梢头开始尝。
道路上的沙尘像河北的粗犷,而山水竹林却如江南般秀美。
观察地形,山间的溪流边有鹿饮水,云雾缭绕,山上树叶滋养着蚕儿。
仍有道人面带微笑迎接客人,白胡须黄衣裳,难道不是老子的模样?
注释
蜀人:指四川人。
秦川:指秦国的平原地区。
食蔗:吃甘蔗。
及:达到。
当道:道路中央。
沙尘:沙漠中的尘土。
河北:这里泛指北方地区。
依山:依靠山势。
江南:江南地区,以水乡和秀美著称。
观形:观察形态。
阜:小山丘。
饮溪鹿:在溪边饮水的鹿。
云气:云雾。
食叶蚕:以树叶为食的蚕。
道人:修道之人。
迎客:迎接客人。
白须:白色的胡须。
黄袖:黄色的衣袖。
聃:老子,古代哲学家,道家创始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五郡》中的第五首,描绘了蜀地与秦川(陕西一带)的风貌对比。诗人以蜀人的口吻表达,他们并不认为秦川(北方地区)如传说中那般美好,即使吃到蔗糖也觉得不及家乡的甘甜。他指出秦川道路上的沙尘与河北相似,而山水竹林则更像江南的景象。

诗中通过“观形随阜饮溪鹿”和“云气侵山食叶蚕”,展现了南山的自然风光,鹿群在溪边饮水,山上云雾缭绕,蚕食树叶,这些画面富有生机和野趣。最后,诗人提到还有道人笑迎客人,他们的形象——白须黄袖,让人联想到道家人物老子(老子姓李,号聃),增添了南山的神秘与超然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绘,展现了两地不同的风土人情,以及诗人对故乡蜀地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倚虹园联

柳拖弱缕学垂手;梅展芳姿初试颦。

(0)

高旻寺西佛堂联

塔铃便是广长舌;香篆还成妙鬟云。

(0)

瑞谷亭联

五风十雨岁其有;一茎数穗国之祥。

(0)

挽沈葆桢妻联

退能守,进能攻,一生大节昭昭,挽狂澜于既倒;

来何因,去何果,千古元精耿耿,抱明月而长终。

(0)

黄鹤楼联

一上高楼,缅当年江汉风流,多少千秋人物;

双持使节,喜此日荆衡形势,纵横万里金汤。

(0)

贡院连三门联

地接龙门,多士须联鱼贯队;

恩开虎榜,嘉宾同拜鹿鸣歌。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