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沈葆桢妻联》
《挽沈葆桢妻联》全文
清 / 左宗棠   形式: 对联

退能守,进能攻,一生大节昭昭,挽狂澜于既倒;

来何因,去何果,千古元精耿耿,抱明月而长终。

(0)
鉴赏

此联以高度凝练之语,颂扬了沈葆桢夫人的高尚品德与不朽精神。上联“退能守,进能攻”描绘了其在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勇气,在顺境中又能保持清醒与决断的形象。这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高度赞扬,也暗含了在复杂多变的人生旅途中,能够坚守自我原则,同时又不失进取之心的智慧与力量。

下联“来何因,去何果”则以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探讨生命的意义与归宿。这里的“来”与“去”,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流逝,更是对人生旅程起点与终点的追问。通过“何因”与“何果”的提问,表达了对生命过程中的因果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未知命运的尊重与接受。

“千古元精耿耿,抱明月而长终”则是对沈葆桢夫人精神境界的高度概括。这里将她比作永恒的明月,寓意着她高尚的人格与不灭的精神如同明月般照亮后世,永远闪耀。这种比喻不仅展现了对她的敬仰之情,更寄托了对其精神遗产能够跨越时空,影响和启迪后来者的心愿。

整体而言,此联不仅是对沈葆桢夫人个人事迹的赞美,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高尚人格追求的崇高理想。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展现了左宗棠作为一代名臣的文采与胸襟。

作者介绍
左宗棠

左宗棠
朝代:清   字:季高   号:湘上农人   籍贯:湖南湘阴   生辰: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

汉族,一字朴存,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
猜你喜欢

答赵守见贻之韵

已报新题下紫泥,尚留佳谶筑新堤。

一心国事忉忉在,万口民歌剪剪齐。

惜去辙须田父卧,催归诏有内臣赍。

舍人若问朝天日,割尽黄云水满犁。

(0)

盘谷胡季随挽章二首·其二

我负光华遣,君从恳请来。

人如九鼎重,席为百泉开。

梁坏帡幪屋,星移绛帐台。

湘西明在眼,欲渡不堪哀。

(0)

故殿撰侍郎赵公挽章三首·其二

边锁求良牧,京华倚重臣。

抚摩中有备,发擿静无尘。

效著龙颜动,班疑豹尾真。

讣闻遗憾见,进秩有明纶。

(0)

横舟弟相别年馀阻一江之水彼此皆病未有可会之日向得一两诗多悼亡感慨不忍和答今乃粲然盈册老眼增明适兹喜雨取登楼喜雨之作先次韵三章不能多也·其二

阻饥传播骨先寒,愁把台评子细看。

赖有重霉三日雨,向来枯涸已瀰漫。

(0)

玉楼春

昔年曾到神清洞。笑领希夷非夙梦。

看时须到月边乌,养处且论铅与汞。

土膏仍有黄芽动。神水浇香灵气种。

夜深谁伴玉琴闲,鹤在九华松露重。

(0)

水龙吟.初夏

鉴天云敛壶中,昼暖乍喜薰风永。

轻纱渐试,香罗初褪,梅阴又□。

广殿窗虚,翠帘卷起,一番清影。

正新篁绿嫩,池光涨雨,鱼吹浪、燕飞径。

好是九重邃密,有岚光、烟溪深静。

升平暇日,长廊别院,笙歌缓整。

宝辇迟留,玉觞时举,何妨乘兴。

况一年好处,犹寒未暖,是清和景。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