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曾到神清洞。笑领希夷非夙梦。
看时须到月边乌,养处且论铅与汞。
土膏仍有黄芽动。神水浇香灵气种。
夜深谁伴玉琴闲,鹤在九华松露重。
昔年曾到神清洞。笑领希夷非夙梦。
看时须到月边乌,养处且论铅与汞。
土膏仍有黄芽动。神水浇香灵气种。
夜深谁伴玉琴闲,鹤在九华松露重。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曹勋所作的《玉楼春》。诗人以神清洞为背景,表达了对道家修炼的理解和体验。首句“昔年曾到神清洞”描绘了往昔探访神秘洞府的经历,暗示着对超凡境界的向往。接下来的“笑领希夷非夙梦”表达出诗人对于道家理想境界的认识,认为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梦境,而是需要通过修炼实践来领悟。
“看时须到月边乌,养处且论铅与汞”两句,运用了道教炼丹术语,比喻修炼过程中的内外调和,暗示修炼者需观察自然规律(如月升月落),并与内在精神(如铅汞)相融合。
“土膏仍有黄芽动,神水浇香灵气种”进一步描绘修炼环境的神秘与生机,黄芽可能指道家修炼中的灵药,神水则象征清洁的精神滋养。夜晚静谧,“夜深谁伴玉琴闲”,诗人独自抚琴,享受这份宁静,鹤在九华松露重,增添了仙境般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描绘修炼场景和过程,展现了词人对道家哲学的深入理解和追求,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胜地同灵囿,遗规继畅春。
当年成不日,奕代永居辰。
义府庭罗璧,恩波水泻银。
草青思示俭,山静体依仁。
只可方衢室,何须道玉津。
经营惩峻宇,出入引贤臣。
洞达心常豁,清凉境绝尘。
每移云馆跸,未费地官缗。
生意荣芳树,天机跃锦鳞。
肯堂弥廑念,俯仰惕心频。
长江渺渺烟波绿,罢钓渔翁船傍竹。
摸鱼换酒月明归,醉倚纶竿春睡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