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下孛娄传旧俗,人间儿女卜清时。
釜香云阵冲花瓣,火烈春声绕竹枝。
翻笑绝粮惊雨粟,还疑煮豆泣然萁。
一年休咎何须问,且醉樽前金屈卮。
吴下孛娄传旧俗,人间儿女卜清时。
釜香云阵冲花瓣,火烈春声绕竹枝。
翻笑绝粮惊雨粟,还疑煮豆泣然萁。
一年休咎何须问,且醉樽前金屈卮。
这首明代诗人盛彧的《米花》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民间传统习俗中关于米花的祭祀活动,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文化韵味。
首联“吴下孛娄传旧俗,人间儿女卜清时”,开篇即点出地方传统与民间习俗的传承,通过“吴下”、“孛娄”这样的地名,以及“儿女卜清时”的描述,营造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暗示着人们在特定时节进行的祭祀活动。
颔联“釜香云阵冲花瓣,火烈春声绕竹枝”,进一步展开画面,通过“釜香”、“云阵”、“花瓣”、“火烈”、“春声”、“竹枝”等意象,生动描绘了祭祀现场的氛围。釜中的香气如同云阵般弥漫,花瓣被香烟冲散,火焰在春日的喧嚣中环绕着竹枝,营造出一种既热烈又祥和的气氛。
颈联“翻笑绝粮惊雨粟,还疑煮豆泣然萁”,运用典故,借“绝粮”和“煮豆萁”之事,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现象的敬畏。这里通过幽默的口吻,将日常生活中的艰辛与自然界的神秘力量联系起来,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和深度。
尾联“一年休咎何须问,且醉樽前金屈卮”,则以轻松的态度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当下享受的重视。面对一年的吉凶祸福,诗人认为无需过多忧虑,不如在酒宴前尽情欢饮,享受眼前的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米花祭祀活动的描绘,展现了明代社会的民俗风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的哲思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文化内涵的佳作。
纶巾少驻家山,北窗睡觉南薰起。
黄庭细看,长生秘诀,神仙奇趣。
奈此苍生,愿苏炎熟,仰为霖雨。
趁丹心未老,将整顿乾坤,手为经理。
好是今年庆事。
抱奇孙、一门佳气。
蓬山振佩,麟符重锡,褒纶新美。
玉树参庭,桂枝分种,香浮兰芷。
看他年、接武三槐,长是伴、庄椿岁。
万灶貔貅,便直欲、扫清关洛。
长淮路、夜亭警燧,晓营吹角。
绿鬓将军思饮马,黄头奴子惊闻鹤。
想中原、父老已心知,今非昨。
狂鲵剪,于菟缚。
单于命,春冰薄。
政人人自勇,翘关还槊。
旗帜倚风飞电影,戈铤射月明霜锷。
且莫令、榆柳塞门秋,悲摇落。
问讯西园,一春几何,君今再游。
记流觞亭北,偷拈酒戏,凌云台上,暗度诗阄。
略略花痕,差差柳意,十日不来红绿稠。
须重醉,便功名了后,白发争休。
定谁骑鹤扬州。
任书放床头盏瓮头。
况殷勤莺燕,能歌更舞,轻狂蜂蝶,欲去还留。
岁月易忘,姓名须载,笔势翩翩回万牛。
归来晚,有烛明金剪,香暖珠篝。
日过西窗,客枕梦回,庭空放衙。
记海棠洞里,泥金宝斝,酴醿架下,油壁钿车。
醉墨题诗,蔷薇露重,满壁飞鸦行整斜。
争知道,向如今漂泊,望断天涯。
小桃一半蒸霞。
更两岸垂杨浑未花。
便解貂贳酒,消磨春恨,量珠买笑、酬答年华。
对面青山,招之不至,说与浮云休苦遮。
山深处,见炊烟又起,知有人家。
云暗山昏,西风撼、一天悲雨。
隐君问、短墙修竹,故园何处。
九月江南无雁到,素书封了谁传与。
待从头、拼却把心宽,还如故。
吴姬唱,燕姬舞。
持玉斝,温琼醑。
怅人生欢会,一年几许。
莫上小楼高处望,楼前诘曲来时路。
便直须、匹马两苍头,东归去。
人物眇然,落落晓星,如君几何。
有飘摇长袖,工持月斧,寂寥遗韵,妙鼓云和。
政事文章,特其余事,英气横空时浩歌。
还堪笑,似龙文古鼎,谁复摩挲。
青丝系马庭柯。
为小驻寿君金叵罗。
说一时伟望,齐高岳麓,二年遗爱,拍满湘波。
世事多端,细凭商略,痛处不须言语多。
从今去,好经从乌府,躐上銮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