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全文
唐 / 王维   形式: 古风

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

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

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nzhútíngzèngqiánshǎoguīlántián
táng / wángwéi

jìngqúndòng

shíwénlínquǎn

quèshānzhōngshí

rénjiājiàn西yuǎn

xiànjūnmíng

cǎijuéqīngxuānmiǎn

注释
群动:所有生物。
息:休息。
时闻:偶尔听到。
隔林:隔着树林。
犬:狗。
却忆:回想起。
山中时:在山中的时光。
涧西:涧水西边。
君:您,指对方。
明发:天明出发。
去:离开。
采蕨:采摘蕨菜,古代常指隐居生活。
轻轩冕:看淡高官显爵。
翻译
夜晚寂静下来,万物都休息了,偶尔能听见树林深处的狗叫声。
回想起在山中的时光,那时住在涧西边的人家离我很远。
羡慕你天明后就出发,去采蕨菜,把官职和名利看得如此轻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的春夜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声音的捕捉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对朋友离别的怀念之情。其中,“夜静群动息”一句,既表达了夜深人静的氛围,也暗示了一种生灵在宁静中各自安息的情景。“时闻隔林犬”则是通过远处狗吠声来突出夜晚的寂静。

“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诗人表达了对往昔山居生活的怀念,以及对于朋友所在的人家与自己之间距离的感慨。这里的“涧西”指的是水流的方向,也隐喻着两人相隔遥远。

最后两句,“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则是诗人对朋友即将启程的羡慕和祝愿。“采蕨”可能指的是采集山中野生植物,象征着一种清贫而自在的生活状态。“轻轩冕”形容出行时装束轻松整洁,显示了诗人对朋友出发时形象的美好想象。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声响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一种淡远而深长的情谊。

作者介绍
王维

王维
朝代:唐   字:摩诘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生辰:721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猜你喜欢

少年游

鸾胎麟角,金盘玉箸,芳果荐香橙。

洛浦佳人,缑山仙子,高会共吹笙。

挥毫便扫千章曲,一字不须更。

绛阙瑶台,星桥云帐,全胜少年行。

(0)

一丛花

娟娟□月可庭方。窗户进新凉。

美人为我歌新曲,翻声调、韵超出宫商。

犀箸细敲,花瓷清响,馀韵绕红梁。

风流难似我清狂。随处占烟光。

怜君语带京华样,纵娇软、不似吴邦。

拚了醉眠,不须重唱,真个已无肠。

(0)

病中七夕

良辰美景底须来,苦恼如山正满怀。

蝉度清歌侑溪柳,花吹黄雪洒官槐。

新秋风物俱堪赏,久病心情自不佳。

说与儿童休乞巧,老夫守拙尚多乖。

(0)

戏题所见

田家不遣儿牧猪,老乌替作牧猪奴。

不羞卑冗颇得志,草根更与猪为戏。

一乌驱猪作觳觫,一乌骑猪作骐骥。

骑之不稳驱不前,坐看顽钝手无鞭。

人与马牛虽各样,一生同住乌衣巷。

叱声哑哑喙欲乾,猪竟不晓乌之言。

骑者不从驱者斗,争牛讼马傍无救。

猪亦自食仍自行,一任两乌双斗争。

不缘一童逐乌起,两乌顷刻斗至死。

(0)

闻莺

过雨溪山净,新晴花柳明。

来穿两好树,别作一家声。

故欲撩诗兴,仍添怀友情。

惊飞苦难见,那更绿阴成。

(0)

送乡余文明劝之以归

一别高人又十年,霜筋雪骨健依然。

席门未害车多辙,斗酒尚能诗百篇。

苍狗白衣俱昨梦,长庚孤月自青天。

故山松菊平安在,何日归欤解钓船。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