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
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
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
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
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
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的春夜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声音的捕捉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对朋友离别的怀念之情。其中,“夜静群动息”一句,既表达了夜深人静的氛围,也暗示了一种生灵在宁静中各自安息的情景。“时闻隔林犬”则是通过远处狗吠声来突出夜晚的寂静。
“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诗人表达了对往昔山居生活的怀念,以及对于朋友所在的人家与自己之间距离的感慨。这里的“涧西”指的是水流的方向,也隐喻着两人相隔遥远。
最后两句,“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则是诗人对朋友即将启程的羡慕和祝愿。“采蕨”可能指的是采集山中野生植物,象征着一种清贫而自在的生活状态。“轻轩冕”形容出行时装束轻松整洁,显示了诗人对朋友出发时形象的美好想象。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声响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一种淡远而深长的情谊。
良辰美景底须来,苦恼如山正满怀。
蝉度清歌侑溪柳,花吹黄雪洒官槐。
新秋风物俱堪赏,久病心情自不佳。
说与儿童休乞巧,老夫守拙尚多乖。
田家不遣儿牧猪,老乌替作牧猪奴。
不羞卑冗颇得志,草根更与猪为戏。
一乌驱猪作觳觫,一乌骑猪作骐骥。
骑之不稳驱不前,坐看顽钝手无鞭。
人与马牛虽各样,一生同住乌衣巷。
叱声哑哑喙欲乾,猪竟不晓乌之言。
骑者不从驱者斗,争牛讼马傍无救。
猪亦自食仍自行,一任两乌双斗争。
不缘一童逐乌起,两乌顷刻斗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