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娟□月可庭方。窗户进新凉。
美人为我歌新曲,翻声调、韵超出宫商。
犀箸细敲,花瓷清响,馀韵绕红梁。
风流难似我清狂。随处占烟光。
怜君语带京华样,纵娇软、不似吴邦。
拚了醉眠,不须重唱,真个已无肠。
娟娟□月可庭方。窗户进新凉。
美人为我歌新曲,翻声调、韵超出宫商。
犀箸细敲,花瓷清响,馀韵绕红梁。
风流难似我清狂。随处占烟光。
怜君语带京华样,纵娇软、不似吴邦。
拚了醉眠,不须重唱,真个已无肠。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夜的清凉景象,月光如水般洒在庭院中,窗户里吹进了新鲜的晚风。美丽的女子为诗人演唱着新曲,歌声优美,超越了传统的宫廷音乐。犀箸(一种乐器)轻敲出悦耳的声音,与花瓷器发出的清响交织在一起,余音绕梁,不肯散去。
诗中的“风流难似我清狂”表达了诗人个性独立、不羁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由自在的追求。"随处占烟光"则是说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这份超脱尘世的意境。
接下来的“怜君语带京华样”表明诗人对于美丽女子的话语充满了同情和理解,那种话语中带着京城的风雅,既柔软又不失文采,然而这种柔软却与吴地(今江南地区)的豪放不同。
最后,“拚了醉眠,不须重唱,真个已无肠”则表达了一种心满意足、不再追求更多的态度。诗人在美好的音乐和美酒中沉醉,已经不需要再次歌唱,因为内心的满足已经超越了对物质的需求。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美好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女子歌声的赞赏,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和美好的情操,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于世的生活态度。
结发有成言,白头永相保。
娈娈红芳年,良人逝何蚤。
誓欲同穴归,高堂阿母老。
况有黄口儿,呱呱在襁褓。
忍死称未亡,全此父母道。
或言人在世,轻尘栖弱草。
及时不改图,容颜岂长好。
妇闻仰天呼,青天日杲杲。
肯同魏皙为,坐视纲常倒。
容华固可怜,节义尤当宝。
我闻节妇言,清风起襟抱。
霜林见劲松,滓泽有芳藻。
作诗讽薄俗,共俾还熙皞。
壮哉于菟山之陲,踞视二子心若怡。
金晴夹镜玉爪利,斑斓文采生光辉。
有时一吼山石裂,腥风怒捲红叶飞。
行人辟易百兽遁,自信不敢当雄威。
伊谁妙笔能绘之,生狞猛烈看愈奇。
今时希睹包家画,后世犹传荆国诗。
妾昔初入昭阳时,横云学得内家眉。
风鬟雾鬓在君侧,长恃娉婷不自持。
侍宴前楼春烂熳,承欢别殿夜逶迤。
西凉弦索龙香拨,北苑葡萄金屈卮。
一从宠薄恩光歇,长门永巷喧呼绝。
斗帐香销豆蔻垂,舞裙宽褪丁香结。
熏笼夕倚琐窗雨,罗袜秋凌玉阶月。
凄迷梦醒心似灰,零乱忧来涕如雪。
横塘浦口大堤边,女伴年年忆采莲。
双飞翡翠浑如画,并蒂芙蓉只似仙。
傍舍谁吟白华曲,下堂长咏绿衣篇。
君恩若许重相惜,缺月清光应再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