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屏山,炉香字,赚得新年春色。
春思只如秋,挑茶瓣,饤座还进过中食。萍蓬踪迹。
都不问香南雪北。
步屐缓趁东风喜,相逢度阡越陌。
蓦重忆金明,题诗处,诗梦冷,僧灰邻笛。
鬓丝萧条海客,把吟笺,研谱重拭。梁閒燕子叹息。
问崔九江南谁识。总?与一醉千愁了,暮云凝碧。
画屏山,炉香字,赚得新年春色。
春思只如秋,挑茶瓣,饤座还进过中食。萍蓬踪迹。
都不问香南雪北。
步屐缓趁东风喜,相逢度阡越陌。
蓦重忆金明,题诗处,诗梦冷,僧灰邻笛。
鬓丝萧条海客,把吟笺,研谱重拭。梁閒燕子叹息。
问崔九江南谁识。总?与一醉千愁了,暮云凝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新年新岁的画面,以画屏山和炉香为背景,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赚得新年春色"一句,巧妙地表达了对新春的期待和喜悦。接下来,诗人将春日思绪比喻为秋天的清淡,通过品茶、赏花等活动,细腻地展现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萍蓬踪迹"暗示了诗人的漂泊不定,不问南北,只愿随东风而行,享受相逢的喜悦,穿越田野小径。诗人回忆起在金明时的题诗情景,那时的诗意已冷却,只有僧笛声相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鬓丝萧条海客"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与沧桑,他擦拭着吟笺,感叹知音难觅。最后,诗人借燕子的叹息和暮云的碧色,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愁绪的深深感慨,以"总?与一醉千愁了"作结,流露出一种借酒浇愁的无奈情绪。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沈曾植独特的艺术风格。
英雄困厄竖子贵,丈夫灭尽须眉气。
钟生乃独以髯豪,况复奋髯敢论事。
少年浩歌苍梧怨,地老天荒写幽恨。
掉头不住出国门,濩落故山髯尚健。
髯参不为为髯仙,沧桑转眼年复年。
金丹未成髯已戟,儿女牵挽难登天。
掀髯大笑世人惑,流传髯论极豪墨。
髯乎其善保此髯,勿与纤儿争白黑。
世间不见虬髯公,扶馀坐失无英雄。
超伦轶群有髯在,令我神往沧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