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乡愁两苦辛,每临西北望秋云。
此生更老情终在,谁为寄声千里人。
秋思乡愁两苦辛,每临西北望秋云。
此生更老情终在,谁为寄声千里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感秋三绝》之第一首。诗中流露出浓郁的乡愁和深沉的情感。
“秋思乡愁两苦辛”,开篇即道出诗人的内心感受,秋天往往容易引起人们对远方家园的思念,这种情感与身体上的劳累相比,更显得艰难和痛楚。"每临西北望秋云",诗人在秋日里,每当面向西北方向凝视那片秋云,不禁心生无限感慨。这里的“西北”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故乡所在的方位,而“秋云”则是大自然中最能引起怀旧情绪的事物。
"此生更老情终在",随着时间的流逝,人逐渐步入老年,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却始终如影随形,不曾离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深厚的情感,即便时光荏苒,这份情感也不会减退。
"谁为寄声千里人",末尾两字“千里”更强化了空间距离的隔阂,而“寄声”则是希望通过某种方式将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思念传递给远方的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跨越距离与亲人交流心声的渴望,但又感到无奈和孤独。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韶华迤逦三春暮。飞尽繁红无数。
多情为与,牡丹长约,年年为主。
晓露凝香,柔条千缕,轻盈清素。
最堪怜,玉质冰肌婀娜,江梅谩休争妒。
翠蔓扶疏隐映,似碧纱笼罩,越溪游女。
从前爱惜娇姿,终日愁风怕雨。
夜月一帘,小楼魂断,有思量处。
恐因循易嫁,东风烂熳,暗随春去。
风雨山城,天意欲雪,梅花照影清峭。
彩燕飞春,祥麟绂旦,当日文星高照。
天地无情,向十载、风埃吹老。
盖世科名,经邦事业,白衣苍狗。不是贪名求分表。
漫猎较、逢场一笑。
野外朝仪,城中马队,且暂淹才调。
为斯文争一脉,斯文在、乾坤未了。
烂醉金尊,夜何其,东方渐晓。
绣地残英,画空飞絮,东风又送春归。
雨足郊坰,相将翠密成帷。燕莺犹恋芳菲。
向枝头、叶底依依。留春不住,绿波渺渺,碧草萋萋。
锦帆开晓,彩仗迎熏,峰回路转,月淡天低。
红云影里,群仙报道班齐。
九奏箫韶,算人间、无此埙篪。步新堤。
金鼎调羹也,梅子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