嬖人排孟子,通国诮匡章。
内省倘不疚,青蝇徒自忙。
嬖人排孟子,通国诮匡章。
内省倘不疚,青蝇徒自忙。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李吕的《自警三首·其三》,表达了诗人面对外界非议和误解时的内心感受与自我警醒。在这里,李吕通过“嬖人排孟子”比喻世人往往不公正地评价学者、贤者的智慧,甚至连圣人的教诲也不放过。接下来的“通国诮匡章”则表明这种非议声讨遍及整个国家,仿佛社会上下都在批评古代的贤人匡章。
诗人通过“内省倘不疚”表达了自我反思的情怀,如果内心没有悔疚,那么这些外界的声音就如同夏日里飞舞无处安放的青蝇,徒劳无功,自作多情。李吕以此强调了内心的清明与坚守自我,不为世俗之见所动摇。
这两句诗语言简洁而深刻,寓意丰富,反映出诗人在面对外界压力时保持个人操守和精神独立的一种态度。
论交眉语,惜别心啼,费情不少。
蕙渺溱期,苹深汜约轻误了。
几度金铸相思,又燕归鸿杳。
谁料如今,被莺闲占春草。
频把愁勾,惜鸦云、娇红犹绕。
浑拚如梦,争奈枕酲屏晓。
欲寄芙蓉香半握,怕不禁秋恼。
重是亲逢,片帆双度天杪。
故里萧条一望间,此身飘泊叹空还。
感时有恨无人说,愁敛双蛾对暮山。
独眠百感秋夜情,孤城急雨中闻更。
明朝览镜视鬓发,不知白从何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