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萧条一望间,此身飘泊叹空还。
感时有恨无人说,愁敛双蛾对暮山。
故里萧条一望间,此身飘泊叹空还。
感时有恨无人说,愁敛双蛾对暮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怀念和对人生漂泊感的深刻体会。"故里萧条一望间"表达了诗人在看到故土萧瑟景象时的心情,萧条给人的感觉是荒凉与凄清,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孤独。
"此身飘泊叹空还"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的感慨。飘泊象征着无根无据,叹空还则是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无奈与空虚感的抒发。
"感时有恨无人说"中的“感时”指的是被时光触动,产生了情感上的波动,而“有恨无人说”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孤独,没有可以倾诉的知音。
最后,“愁敛双蛾对暮山”中的“愁敛双蛾”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忧虑和烦恼,而“对暮山”则是这种情感在黄昏时分,对着静默的山景无声倾诉。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怀念,飘泊生的感慨,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孤独与苦闷,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相逢已偶尔,告别更苍然。
离合惊时换,行藏乃世缘。
君无学干禄,我亦赋归田。
泗水秋山外,长安夕照边。
峡中天下最穷处,万州萧条谁肯顾。
去年正月偶过之,曾为巴人三日住。
南浦寻梅雪满舟,西山载酒云生屦。
至今梦听竹枝声,灯火纷纷驿前路。
残春犹客蜀江边,陈迹回思一怆然。
渐老定知欢渐少,明年还复忆今年。
家有粗险石,植之疏竹轩。
人皆喜寻玩,吾独思弃捐。
以其无所用,晓夕空崭然。
砧础则甲斮,砥砚乃枯顽。
于缴不可碆,以碑不可镌。
凡此六用无一取,令人争免长物观。
谁知兹石本灵怪,忽从梦中至吾前。
初来若奇鬼,肩股何孱颜。
渐闻䃔䃧声,久乃辨其言。
云:「我石之精,愤子辱我欲一宣。
天地之生我,族类广且蕃。
子向所称用者六,星罗雹布盈溪山。
伤残破碎为世役,虽有小用乌足贤。
如我之徒亦甚寡,往往挂名经史间。
居海岱者充禹贡,雅与铅松相差肩。
处魏榆者白昼语,意欲警惧骄君悛。
或在骊山拒强秦,万牛汗喘力莫牵。
或从扬州感卢老,代我问答多雄篇。
子今我得岂无益,震霆凛霜我不迁。
雕不加文磨不莹,子盍节概如我坚。
以是赠子岂不伟,何必责我区区焉。
」吾闻石言愧且谢,丑状歘去不可攀。
骇然觉坐想其语,勉书此诗席之端。
《咏怪石》【宋·苏轼】家有粗险石,植之疏竹轩。人皆喜寻玩,吾独思弃捐。以其无所用,晓夕空崭然。砧础则甲斮,砥砚乃枯顽。于缴不可碆,以碑不可镌。凡此六用无一取,令人争免长物观。谁知兹石本灵怪,忽从梦中至吾前。初来若奇鬼,肩股何孱颜。渐闻䃔䃧声,久乃辨其言。云:「我石之精,愤子辱我欲一宣。天地之生我,族类广且蕃。子向所称用者六,星罗雹布盈溪山。伤残破碎为世役,虽有小用乌足贤。如我之徒亦甚寡,往往挂名经史间。居海岱者充禹贡,雅与铅松相差肩。处魏榆者白昼语,意欲警惧骄君悛。或在骊山拒强秦,万牛汗喘力莫牵。或从扬州感卢老,代我问答多雄篇。子今我得岂无益,震霆凛霜我不迁。雕不加文磨不莹,子盍节概如我坚。以是赠子岂不伟,何必责我区区焉。」吾闻石言愧且谢,丑状歘去不可攀。骇然觉坐想其语,勉书此诗席之端。
https://shici.929r.com/shici/FCSQHHGNM.html
携儿过岭今七年,晚途更著黎衣冠。
白头穿林要藤帽,赤脚渡水须花缦。
不愁故人惊绝倒,但使俚俗相恬安。
见君合浦如梦寐,挽须握手俱汍澜。
妻缝接䍦雾縠细,儿送琴枕冰徽寒。
无弦且寄陶令意,倒载犹作山公看。
我怀汝阴六一老,眉宇秀发如春峦。
羽衣鹤氅古仙伯,岌岌两柱扶霜纨。
至今画像作此服,凛如退之加渥丹。
尔来前辈皆鬼录,我亦带脱巾攲宽。
作诗颇似六一语,往往亦带梅翁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