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儿过岭今七年,晚途更著黎衣冠。
白头穿林要藤帽,赤脚渡水须花缦。
不愁故人惊绝倒,但使俚俗相恬安。
见君合浦如梦寐,挽须握手俱汍澜。
妻缝接䍦雾縠细,儿送琴枕冰徽寒。
无弦且寄陶令意,倒载犹作山公看。
我怀汝阴六一老,眉宇秀发如春峦。
羽衣鹤氅古仙伯,岌岌两柱扶霜纨。
至今画像作此服,凛如退之加渥丹。
尔来前辈皆鬼录,我亦带脱巾攲宽。
作诗颇似六一语,往往亦带梅翁酸。
携儿过岭今七年,晚途更著黎衣冠。
白头穿林要藤帽,赤脚渡水须花缦。
不愁故人惊绝倒,但使俚俗相恬安。
见君合浦如梦寐,挽须握手俱汍澜。
妻缝接䍦雾縠细,儿送琴枕冰徽寒。
无弦且寄陶令意,倒载犹作山公看。
我怀汝阴六一老,眉宇秀发如春峦。
羽衣鹤氅古仙伯,岌岌两柱扶霜纨。
至今画像作此服,凛如退之加渥丹。
尔来前辈皆鬼录,我亦带脱巾攲宽。
作诗颇似六一语,往往亦带梅翁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家人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交流。开篇“携儿过岭今七年,晚途更著黎衣冠”两句,表达了诗人带着孩子艰难跋涉的生活状态,穿越崎岖的山岭已经七年,晚年的旅途更显孤独和苍老。接着“白头穿林要藤帽,赤脚渡水须花缦”描绘了一幅诗人在自然中简朴生活的画面,白发已至,但依然坚韧不拔地过着艰苦的日子。
诗中还流露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家人温馨情感的表达,如“见君合浦如梦寐,挽须握手俱汍澜”、“妻缝接䍦雾縠细,儿送琴枕冰徽寒”,这些句子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厚情感和家庭生活的温暖。
在“无弦且寄陶令意,倒载犹作山公看”一句中,诗人通过借用历史人物和物品表达自己的心境,这种手法增添了一层哲理和深度。最后,“至今画像作此服,凛如退之加渥丹”及“尔来前辈皆鬼录,我亦带脱巾攲宽”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与超脱尘世的态度。
整首诗语言自然流畅,情感真挚,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展现了诗人的高洁人格和深邃思想。
野水无情去不回,水边花好为谁开。
只知事逐眼前去,不觉老从头上来。
穷似丘轲休叹息,达如周召亦尘埃。
思量此理何人会,蒙邑先生最有才。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芝朮,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万古商于地,凭君泣路岐。
固难寻绮季,可得信张仪。
雨气燕先觉,叶阴蝉遽知。
望乡尤忌晚,山晚更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