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边一点似飞鸦。莫把翠钿遮。
三年两载,千撋百就,今日天涯。
杨花又逐东风去,随分落谁家。
若还忘得,除非睡起,不照菱花。
鬓边一点似飞鸦。莫把翠钿遮。
三年两载,千撋百就,今日天涯。
杨花又逐东风去,随分落谁家。
若还忘得,除非睡起,不照菱花。
此诗描绘了一位女性在春日里对美貌的自恋与留恋,充满了对青春和美好的珍惜。开篇“鬓边一点似飞鸦”写出了女子鬓角的一缕秀发如同飞翔的黑鸦一般,在空中飘逸,这不仅是对女性秀发的描绘,也象征着青春的活力和自由。
接着,“莫把翠钿遮”则是在告诫自己或他人,不要用任何东西去遮盖这份美丽。这两句交织出一个既自信又充满诗意的画面,让读者仿佛可以窥见那份美貌背后的一种淡淡哀愁。
第三、四句“三年两载,千撋百就,今日天涯。杨花又逐东风去,随分落谁家。”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变迁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三年的时光如同白驹过隙,一去不返,而那千篇一律、百般就势的生活在今日看来不过是天涯随处可见的杨花。这些杨花又随着东风飘散,不知落在了谁家。这四句诗充满了对生命易逝和美好不再的无奈感慨。
最后两句“若还忘得,除非睡起, 不照菱花。”则是在表达一种对美好的执着,即使在梦中也不愿忘记这份美丽。这里的“睡起”指的是醒来后的状态,而“不照菱花”则是说即便是清晨醒来,也不愿去观赏那普通如菱角花般平凡的事物。这两句透露出一种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执着和渴望,不愿让它们从记忆中消逝。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性美貌的描绘,表达了对青春、生命易逝以及美好不再的深刻感悟。
拔可梅泉皆善诗,闻我说诗必称善。
近日独推伏敔堂,笔力精深语能浅。
诗境犹难在逼真,落落江君去人远。
拔可初示缺后卷,未知所终意不满。
梅泉诣市立得之,异哉江君神所遣。
叔通复示江笔迹,逸气票姚纷照眼。
诗中颇自矜其书,忽来此卷手中展。
斯人冥冥想颠倒,急觅知音苦难缓。
名心未死深可哀,文字沈埋谁解返?
吴郡张青父,昔得头陀赞。
尊黄名其室,赋诗寄赏玩。
林君得志稿,宝爱此为冠。
室名尊山谷,先后何辉映。
涪翁过妍媚,侧笔颇为患。
意态特嵚崎,于此见气岸。
方我客匋斋,累月常在案。
人生重大节,馀事及词翰。
纷纷孰可语,凄怆空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