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蜕庵先生赴燕市·其二》
《送蜕庵先生赴燕市·其二》全文
清 / 柳亚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青衫白发泪痕频,跌宕名场旧酒人。

阳羡买田苏玉局,沅湘去国屈灵均。

东风已惧嬉春晚,南浦何堪饯别新。

此去长途千万里,燕云吴树奈伤神。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的诗人柳亚子所作,题为《送蜕庵先生赴燕市(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蜕庵先生即将远赴燕市的深深离愁和感慨。

首句“青衫白发泪痕频”,描绘了蜕庵先生衣着朴素,满头白发,眼中泪痕不断,显示出他即将离别的沉重心情。次句“跌宕名场旧酒人”则暗示了他在仕途上的坎坷经历,以及借酒消愁的生活方式。

第三句“阳羡买田苏玉局”,提到在阳羡之地购置田园,暗指先生想要归隐之意,以苏东坡般的雅致生活来寄托理想。第四句“沅湘去国屈灵均”引用屈原的典故,表达蜕庵先生离开故土的无奈和对高尚品格的坚守。

第五句“东风已惧嬉春晚”,春光将尽,东风带走了欢乐,寓言友人的离去使得诗人感到时光易逝,离别之苦。最后一句“南浦何堪饯别新”,南浦是中国古代送别的地方,此处再次强调离别之痛,感叹新的离别场景令人难以承受。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描绘蜕庵先生的形象和离别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柳亚子

柳亚子
朝代:清

柳亚子(1887—1958),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人,出生于大胜村的港上港南中段。创办并主持南社。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四一二”政变后,被通缉,逃往日本。1928年回国,进行反蒋活动。抗日战争时期,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兼监察委员会主席、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央常务理事,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
猜你喜欢

颂古一百首·其三十一

不落因果,突出野狐。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不昧因果,得脱野狐。顶上无骨,颔下有须。

(0)

偶成

渔歌听尽欲狂吟,一径人家柳影深。

天意似嫌花信早,东风吹雨又成阴。

(0)

定风波.七夕莫莫堂席上呈陈虚中

牛女心期与目成。弥弥脉脉得盈盈。

今夕银河凭鹊度。相遇。玉钩新吐照云屏。

行旆雍容留宴语。将暮。方携珠袖到山亭。

寂寞江天正云雾。回顾。不应中有少微星。

(0)

长林偶坐

乔木超然兀老苍,一坡盘礴转崇冈。

山翁偶坐谈何事,应赏江风一味凉。

(0)

七月一日休假作

初秋尚苦暑,归沐乃君恩。

地闲少来客,日晏犹闭门。

家乏念藜藿,开颜无一樽。

况复辞貌拙,敢随车马奔。

盥濯何所事,读书坐前轩。

岂堪当世用,空味古人言。

颇喜市朝内,独无尘土喧。

终年但如此,真窃太官餐。

(0)

绍兴淳熙两朝内禅颂

维尧则天,与天同大。俯视九州,细于一芥。

挈以畀舜,超然自迈。维舜则尧,与尧同高。

俯视四海,细于一毫。挈以畀禹,熙然自陶。

尧舜之禅,允矣嘉躅。若稽厥龄,或髦攸趣。

洪惟高宗,才五十六。遽行尧事,有断于独。

洪惟寿皇,才六十三。遽行舜事,不谋于佥。

未倦于勤,先养其恬。功成身退,道与天参。

圣人视天,递退递进。进退俱休,尧舜之运。

于赫两朝,德宏业峻。铢较寸量,宁啻尧舜。

尧七十六,治水云初。咨岳试鲧,不遑宁居。

高宗时则,斯庆寿馀。久与道息,心实若虚。

舜六十三,即真云始。咨岳相禹,不遑宁止。

寿皇时则,斯巽位已。新与道休,心豁若洗。

凡退政几,等与大徽。此退之蚤,彼退之迟。

迟容可及,蚤孰踰斯。凡传国玺,等谓大美。

彼传之贤,此传之子。贤容可求,子孰获只。

传子若贤,一出于天。天固与子,尤人所便。

便而遂者,荣具庆全。退蚤若迟,一关于数。

数固与蚤,尤人所慕。慕而得之,荣全庆具。

蚤于尧舜,三十三年。独不一后,独不一先。

两朝吻合,时乃自然。舜后于尧,七岁而禅。

胡为尔稽,匪有攸恋。不欲与尧,匹休齐善。

寿皇禅意,盖与舜俱。所后七年,匪迹是拘。

不期而同,自然之符。高宗禅时,久旸忽雨。

雨应云何,恩洽以溥。寿皇禅时,久雨忽旸。

旸应云何,德辉以光。得天之应,诞彰孔盛。

新皇丕承,合为三圣。用牲于庙,靡灵弗歆。

式昭新皇,上合天心。决政于堂,靡怀弗畅。

式昭新皇,下符人望。天人同归,欲逃莫从。

虽父传子,亶为至公。汉唐岂无,揖逊之主。

非出本心,未为盛举。猗三圣君,真尧舜禹。

三圣一家,累洽重华。前未之有,后无以加。

小臣献颂,大而非夸。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