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言六首·其六》
《五言六首·其六》全文
元 / 马祖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栽竹复栽花,居然处士家。

有田供白饭,无句咏青霞。

春雨浮邻瓮,秋船系树槎。

渔樵相见熟,来听读《南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马祖常在竹林花丛中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首句“栽竹复栽花”点明了环境的清幽与雅致,竹与花并植,不仅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也象征着诗人追求的自然与高洁的生活态度。

“居然处士家”一句,以“处士”这一古代隐士的称谓,暗示了诗人远离尘嚣、不问世事的生活选择,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肯定和向往。

“有田供白饭”描述了诗人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田地里种植的粮食足以满足日常所需,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和自然馈赠的珍惜。

“无句咏青霞”则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不拘泥于世俗的追求,即使面对美丽的自然风光,也不以文句去刻意描绘,而是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接下来的“春雨浮邻瓮,秋船系树槎”,通过季节性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与和谐。春雨滋润,秋水泛舟,这些场景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最后,“渔樵相见熟,来听读《南华》”一句,描绘了与周围邻居的和谐关系,以及诗人对道家经典《南华经》的热爱。这不仅体现了他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也表明了他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与自我修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马祖常在竹林花间过着自给自足、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简单、自然、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马祖常

马祖常
朝代:元   字:伯庸   籍贯:元代色目   生辰:1279~1338

  经历: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猜你喜欢

晓登燕公楼

栏干纳清晓,拄杖追黄鹄。

燕公不相待,使我立于独。

雾收天落川,日动春浮木。

举手谢时人,微风吹野服。

(0)

阴风

阴风三日吹南极,二月巴陵寒裂石。

长林巨木受轩轾,洞庭倒流潇湘黑。

君不见古庐竹扉声策策,中有竛竮落南客。

曾经破胆向炎官,敢不修容待风伯。

(0)

再赋·其二

兴公赋天台,千字一何少。

岘山逢巧匠,笼络六诗了。

馀情到娘子,心动云缥缈。

彷佛山阿人,薜荔一身绕。

殷勤供泚笔,路转得龙沼。

应龙喜公来,嘘气纷雾杳。

忽然张盖起,知不受人扰。

诗成中有画,幽情杂荒窈。

从公虽一快,顾有和诗挠。

是事姑置之,归路迷日表。

安得永兹乐,彭铿尚为夭。

但愁归城中,念山令人老。

(0)

再和

洪河岂不壮,馀润弥九里。

海内所咏歌,在德不在水。

德人经行地,可敬及蒲苇。

况有水如此,浪去剧雪委。

念昔涉涛江,怒鼍如山峙。

天风怖杀人,舟定舷有泚。

惕然三夜梦,沙砾下飞矢。

至今逢沟壑,敢照不敢洗。

忽诵涉汝诗,五字拟苏李。

快言击汰事,想见鱼掉尾。

十年疑此乐,始误斗柄指。

便当策我足,岁月忽转徙。

未办志和舟,且洗子荆耳。

(0)

书怀示友十首·其八

扬雄平生学,肝肾困雕镌。

晚于玄有得,始悔赋甘泉。

使雄早大悟,亦何事于玄。

赖有一言善,酒箴真可传。

(0)

十七日夜咏月

月轮隐东峰,奇彩在南岭。

北崖草木多,苍茫映光景。

玉盘忽微露,银浪泻千顷。

岩谷散陆离,万象杂形影。

不辞三更露,冒此白发顶。

老筇无前游,危处有新警。

涧光如翻鹤,变态发遥境。

回首房州城,山中夜何永。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