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经》
《读经》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七言律诗

不染而染妄本虚,染而不染悉无馀。

本虚自是能成事,体净何妨应万殊。

断妄證真心岂息,非真非妄智还迂。

了真了妄如无碍,自在圆明始是珠。

(0)
鉴赏

这首诗《读经》由宋代僧人释清远所作,以深邃的哲理和精炼的语言,探讨了佛教中关于心性与妄念的关系。诗中运用了对比与转折的手法,旨在揭示内心的清净与智慧的重要性。

首句“不染而染妄本虚”,开篇即提出矛盾的概念,看似不染却因妄念而显得空洞无物,引出对内心状态的深刻思考。接着,“染而不染悉无馀”进一步阐述,即使染上妄念,最终也能达到一种超越的状态,一切皆无余留,暗示着通过修行可以超越表面现象,达到本质的领悟。

“本虚自是能成事,体净何妨应万殊”两句,强调了内心虚空的本质能够成就一切,而纯净的本体面对世间万物变化时,依然能自如应对,体现了佛教中“空”与“应无所住”的思想。

“断妄證真心岂息,非真非妄智还迂”则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断除妄念来证得真正的自我,指出单纯的否定或肯定并不能解决问题,需要一种更为深入的智慧去理解真伪之间的微妙关系。

最后,“了真了妄如无碍,自在圆明始是珠”总结全诗,表达了彻底理解和接纳真与妄的境界如同明珠般明亮,只有在自由自在、明澈如镜的状态下,才能真正洞察宇宙人生的奥秘。

整首诗通过对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哲学中关于心性、妄念与智慧的深刻思考,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觉醒。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游武夷山寄曹子方

访寻仙迹览群峰,诘曲清溪两桨通。

幡念不成秋后约,独游还与未来同。

(0)

御爱山

五峰列翠俨如屏,御爱知非浪得名。

行客勿轻加诮咏,播迁岂是不关情。

(0)

致政孙大夫挽词

荣养如公世所稀,薤歌今日勿深悲。

生封郎位腰金贵,老向仙乡拥节随。

积德已酬高闬志,遗踪何愧北山移。

义方有子声华重,千古灵丘起后思。

(0)

胡巨源郎中挽词三首·其二

语论常惊座,精神迥照人。

中途多坎壈,久疾遂湮沦。

彷佛朱轮改,裴回画翣新。

秋风入哀挽,行路亦伤神。

(0)

春思五首·其四

近来碧瓦减朝霜,春意垂垂满众芳。

未睹花光照庭榭,且看草色绕池塘。

(0)

春阴

云霭结青冥,成阴重复轻。

虽知养春色,终是惨人情。

索莫初花态,踌躇去雁声。

芳时不宜忽,紫陌待暄晴。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