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阴风》
《阴风》全文
宋 / 陈与义   形式: 古风

阴风三日吹南极,二月巴陵寒裂石。

长林巨木受轩轾,洞庭倒流潇湘黑。

君不见古庐竹扉声策策,中有竛竮落南客。

曾经破胆向炎官,敢不修容待风伯。

(0)
翻译
阴冷的风连续三天刮过南极,二月的巴陵寒冷得能冻裂石头。
高大的树林和巨大的树木在风中摇摆不定,洞庭湖的水倒灌,潇湘江变得漆黑一片。
您没听见那古老的竹屋外竹门吱呀作响,有个孤独的旅人正匆匆南下。
他曾胆战心惊地面对炎热的官场,现在怎敢不整装以待风神的到来。
注释
阴风:寒冷的风。
南极:极南地区。
巴陵:古代地名,今湖南岳阳一带。
寒裂石:形容极度寒冷。
轩轾:高低起伏,比喻事物的盛衰变化。
洞庭:湖名,位于湖南。
潇湘:湘江的别称,流经湖南。
黑:形容水色深暗。
古庐:古老的房屋。
竹扉:竹制的门。
声策策:形容竹门开关的声音。
竛竮:形容孤独、飘零的样子。
南客:南方来的客人。
破胆:心惊胆战。
炎官:比喻权势显赫的人或环境。
风伯:风神,古人对风的神化称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阴风肆虐的情景,以南极为背景,展现了二月间巴陵地区严寒刺骨的气候。"阴风三日吹南极,二月巴陵寒裂石"这两句形象生动,通过"阴风三日"和"寒裂石",传达出风力之大和气温之低,令人感受到冬日的无情。

接下来的"长林巨木受轩轾,洞庭倒流潇湘黑",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写树木在风中摇摆不定,连洞庭湖的水都仿佛被吹得倒流,呈现出一片昏暗。这样的景象富有动态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最后两句"君不见古庐竹扉声策策,中有竛竮落南客",诗人引入个人情感,通过"古庐竹扉"和"落南客"的形象,表达了自己或他人的漂泊之感,以及对过去艰难经历的回忆。"曾经破胆向炎官,敢不修容待风伯"则表达出对强风的敬畏,同时也流露出坚韧不屈的精神,即使经历过苦难,也准备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的挑战。

总的来说,这首《阴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冬日阴风的威力,以及诗人坚韧的人生态度,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
朝代:宋   字:去非   号:简斋   生辰:1090-1138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醉歌·其九

南苑西宫棘露芽,万年枝上乱啼鸦。

北人环立阑干曲,手指红梅作杏花。

(0)

天津桥

白杨猎猎柳青青,怒浪高低不肯平。

一自尧夫分手后,更无人听杜鹃声。

(0)

浣溪沙.钱唐有感

残照西风一片愁。疏杨画出六桥秋。

游人不上十三楼。

有泪金仙还泣汉,无心玉马已朝周。

平湖寂寂水空流。

(0)

感事

我车昔载脂,柳色初濯濯。

及归脱征骖,柳叶半黄落。

恍然仅一梦,已费十晦朔。

祇应为客老,惘惘不自觉。

(0)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其七

春秧困深寒,夏穗仍悯雨。

书来西江西,赤地扫瓜芋。

墨数食指多,坐羞长袖舞。

忧忧米如珠,南山采薇去。

(0)

齐安·其二

只轮不返笑曹瞒,赤壁空临江水寒。

想得周郎铙鼓竞,小乔相与对春山。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