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车昔载脂,柳色初濯濯。
及归脱征骖,柳叶半黄落。
恍然仅一梦,已费十晦朔。
祇应为客老,惘惘不自觉。
我车昔载脂,柳色初濯濯。
及归脱征骖,柳叶半黄落。
恍然仅一梦,已费十晦朔。
祇应为客老,惘惘不自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归来的场景,通过对比春天初生的柳色与秋天半黄的柳叶,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年华老去的感慨。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
"我车昔载脂,柳色初濯濯" 这两句设定了一个春日出行的情景,"脂"指的是车轴上的润滑剂,表明诗人曾在春天外出,而"柳色初濯濯"则描绘了新生的柳条柔嫩细腻。
"及归脱征骖,柳叶半黄落" 这两句转换到了秋日归来的情景。"脱征骖"意味着脱掉了行军用的马具,而"柳叶半黄落"则显示出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
"恍然仅一梦,已费十晦朔"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飞逝的无奈与感慨。"恍然"指的是恍惚之间,"仅一梦"则是比喻生命像梦一样短暂,而"已费十晦朔"则强调了岁月匆匆。
最后两句"祇应为客老,惘惘不自觉" 表达了诗人面对自己日渐年迈的无奈和迷茫。"祇应"意为仅仅、只是,而"为客老"则是说自己仿佛还在做客之中而不知不觉间已然老去,"惘惘不自觉"则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困惑和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季节的转换和自然景物的对比,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时光难留的悲凉情怀。
朝过鬼门关,虎迹印玄室。
暮过鬼门关,猿声啸苍壁。
朝暮悲行人,森然增惨慄。
驻马看飞云,蛮烟不见日。
回首望江南,万里心何极。
美人天一方,双鱼莫能觅。
遥望天涯亭,相逢不相识。
令我思古人,兴怀感今昔。
渔家深处住,鸥鹭泊柴扉。
雨过山迷径,潮来风满衣。
岸幽分远景,波冷漾清晖。
却忆曾游赏,严陵有旧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