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河岂不壮,馀润弥九里。
海内所咏歌,在德不在水。
德人经行地,可敬及蒲苇。
况有水如此,浪去剧雪委。
念昔涉涛江,怒鼍如山峙。
天风怖杀人,舟定舷有泚。
惕然三夜梦,沙砾下飞矢。
至今逢沟壑,敢照不敢洗。
忽诵涉汝诗,五字拟苏李。
快言击汰事,想见鱼掉尾。
十年疑此乐,始误斗柄指。
便当策我足,岁月忽转徙。
未办志和舟,且洗子荆耳。
洪河岂不壮,馀润弥九里。
海内所咏歌,在德不在水。
德人经行地,可敬及蒲苇。
况有水如此,浪去剧雪委。
念昔涉涛江,怒鼍如山峙。
天风怖杀人,舟定舷有泚。
惕然三夜梦,沙砾下飞矢。
至今逢沟壑,敢照不敢洗。
忽诵涉汝诗,五字拟苏李。
快言击汰事,想见鱼掉尾。
十年疑此乐,始误斗柄指。
便当策我足,岁月忽转徙。
未办志和舟,且洗子荆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再和》,通过对洪河壮丽景象的描绘,诗人强调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而非仅仅依赖于自然的恩赐。他回忆起自己曾经历的汹涌江涛,感叹自然之力的恐怖,同时也提及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在诗中,诗人将朋友的诗比作苏李之流的佳作,赞赏其文字的力量,表达了对快乐生活的期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他表示要积极面对生活,即使还未准备好足够的准备,也要暂时放下忧虑,享受眼前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