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不从事,养生非养生。
职为尸禄本,官是受恩名。
时态已相失,岁华从自惊。
西斋一卮酒,衰老与谁倾。
从事不从事,养生非养生。
职为尸禄本,官是受恩名。
时态已相失,岁华从自惊。
西斋一卮酒,衰老与谁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茅斋》,通过对比“从事”与“养生”的不同态度,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和个人修养的思考。诗中“职为尸禄本,官是受恩名”,揭示了做官与个人修养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待这份来自上级的恩赐应持有的态度。
"时态已相失,岁华从自惊"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光阴似箭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己年华老去、时日不再的心境。最后两句“西斋一卮酒,衰老与谁倾”描绘了一幅诗人独酌的孤寂图景,通过“衰老”二字,强化了诗人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对于官场与个人生活之间矛盾的心理状态,以及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力感。
藉草与行莎,相看日未斜。
断崖分鸟道,疏树见人家。
望远临孤石,吟馀落片霞。
野情看不足,归路思犹赊。
池馆通秦槛向衢,旧闻佳赏此踟蹰。
清凉不散亭犹在,事力何销舫已无。
钓客坐风临岛屿,牧牛当雨食菰蒲。
西川吟吏偏思葺,只恐归寻水亦枯。
殊类骄无长,王师示有征。
中军才受律,妖寇已亡精。
斩虏还遮塞,绥降更筑城。
从来攻必克,天策振奇兵。
喔喔鸡鸣晓,萧萧马辞枥。
草草名利区,居人少于客。
生期三万日,童耄半虚掷。
修短命半中,忧欢复相敌。
朝提黄金爵,暮造青松宅。
来往日相悲,北邙田土窄。
峨峨西天岳,锦绣明翠壁。
中有不死乡,千年无人迹。
心期周太子,下马拜虚碧。
鹤驾如可从,他年执烟策。
我乡山川遥,秋晚空景促。
天明共云散,日落依鸟宿。
主人逃名子,鹤发卧空谷。
野言得真风,山貌宜古服。
喜于无声地,暂傲羲皇俗。
秋窗照疏萤,寒犬吠落木。
朝隐留此处,一点天边宿。
今忆见此时,添悲览止足。
迟迟清夜昼,幽路出深竹。
笑谢万户侯,余将耻干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