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常大夫赴朔方》
《送常大夫赴朔方》全文
唐 / 法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关山今不掩,军候鸟先知。

大汉嫖姚入,乌孙部曲随。

高旌天外驻,寒角月中吹。

归到长安第,花应再满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chángshuòfāng
táng / zhèn

guānshānjīnyǎnjūnhòuniǎoxiānzhī
hànpiáoyáosūnsuí

gāojīngtiānwàizhùhánjiǎoyuèzhōngchuī
guīdàochángānhuāyìngzàimǎnzhī

翻译
边关的山岭如今不再遮挡,军中的候鸟已经预知消息。
英勇的大汉将领如同嫖姚校尉般出征,乌孙的部族士兵紧随其后。
高高的旗帜在天边停留,寒冷的号角在月光下吹响。
凯旋回到长安的府邸,那时花开应当再次繁茂满枝头。
注释
关山:指边关的山岭。
军候鸟:比喻对军事动态敏感的信使或侦察者,如候鸟能感知季节变化。
嫖姚:指汉代名将霍去病,以其勇猛善战著称。
乌孙部曲:乌孙国的军队,这里指外族盟军。
高旌:高悬的旗帜。
寒角:寒冷的号角,用于传递军令。
长安第:长安城中的府邸,指胜利者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出征的壮阔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军事活动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边疆地区的荒凉与战争的氛围。开篇“关山今不掩,军候鸟先知”两句,设定了一种紧张的军事情境,关山不再封闭,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事,而军中的鸟儿似乎已经感知到了这即将到来的变动。

接着,“大汉嫖姚入,乌孙部曲随”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战争场面。大汉可能指的是汉族军队,嫖姚则是一种战术或是特定的人群,而乌孙是一个古代民族名称,这里提及他们跟随着大汉的军事行动,展现了一种多民族共同作战的情景。

“高旌天外驻,寒角月中吹”两句,则从视觉和听觉上加深了边塞战争的氛围。高旌指的是高高飘扬的旗帜,这里它们似乎悬挂在遥远的天际,而寒风则是在夜晚,在明亮的月光下吹拂过军营,增添了一份肃杀感。

最后,“归到长安第,花应再满枝”两句,则转换了情境,从边塞战争的情景转向了和平与美好的愿望。诗人表达了希望战士能够安全返回都城长安,而当他们回到故土时,正值春暖花开之季,花朵应该再次繁盛于枝头,这里蕴含了一种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其鲜明的意象和生动的情感表现,展现了边塞战争的紧张气氛以及对于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

作者介绍

法振
朝代:唐

法振[唐](约公元七八二年前后在世)(一作震,亦作贞)的本姓、里居、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约唐德宗建中中前后在世。
猜你喜欢

和杨伯子

銮坡蓬监两封书,道院东西各付渠。

乾道圣人无固必,是非付与直哉鱼。

(0)

县斋十咏·其四藏书阁署群籍也

洞辟前轩峻,危梯趣若何。

绿苔生未遍,缥帙聚还多。

晓幌吞清旭,秋栏拂静柯。

犹怜铅笔在,公外独频过。

(0)

县斋十咏·其五习射亭

危亭当旅进,飞镝共星鸣。

才奏蘋蘩节,空闻霹雳声。

泽宫期并胜,相圃忆偕行。

敏手无虚发,由来已鹄平。

(0)

句·其八

薄梗任飘流。

(0)

新迁书斋颇为清旷偶书呈全董二秀才并示侄良富

长夏暑候浊,云火高巑岏。

岂徒肌骨烦,木卷川流乾。

新居得南斋,楹槛稍虚宽。

森罗对草树,晓暮清阴寒。

汛扫布几簟,气体粗可安。

图书虽非多,亦足备览观。

圣贤述事业,细大无不完。

高出万古表,远穷四海端。

于中苟得趣,自可忘寝餐。

况今有道世,谷禄正可干。

勖哉二三子,及时张羽翰。

力学致显位,拖玉簪华冠。

毋为玩博弈,趣取一笑欢。

壮年不再来,急景如流丸。

(0)

和端式十题·其二烟际钟

苍茫返照收,羃历寒烟起。

前山黯同色,不辨峰峦美。

独有远来钟,悠扬翠微里。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