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征人》
《征人》全文
唐 / 罗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青楼一别戍金微,力尽秋来破虏围。

锦字莫辞连夜织,塞鸿常是到春归。

正怜汉月当空照,不奈胡沙满眼飞。

唯有梦魂南去日,故乡山水路依稀。

(0)
翻译
在青楼分别后前往金微边关,秋天的努力终于打破敌人的包围。
不要推辞连夜赶制锦书,因为塞外的大雁总是在春天归来。
我爱怜那汉地的明月高悬,却无奈胡地的风沙扑面。
只有在梦境中,我才能在南归的日子重见故乡山水。
注释
青楼:古代指豪华的妓院或贵族女子居住的地方。
戍金微:指守卫金微边关,金微可能是古代边疆的一个地名。
力尽秋来:形容经过整个秋季的努力。
破虏围:打败敌人的包围。
锦字:精致的信件,古时常用锦帛写信。
塞鸿:指北方的大雁,因冬季南迁而常被用来寄托思乡之情。
胡沙:指胡地的沙漠,这里可能代指敌方领土。
梦魂:梦中的灵魂,表达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南去日:向南而去的日子,可能指回归故乡的日子。
依稀:模糊不清,暗示对故乡的记忆或景象已有些模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戍边将士的凄凉情怀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青楼一别戍金微",设定了一个离别的情景,青楼作为古代建筑的一种,常用来指代繁华或是离别之地,从这里可以感受到一种无奈和孤独。而“力尽秋来破虏围”则展示了将士们在边疆的英勇与牺牲,他们竭尽全力的保卫国家直到秋天,击败了敌人的包围。

"锦字莫辞连夜织"一句,通过女子夜以继日地织造锦绣来传递情感,反映出对远方戍边将士的思念与牵挂。"塞鸿常是到春归"则表达了边塞上的孤独与寂寞,以及期盼着春天来临时能够返回家乡。

接下来的"正怜汉月当空照,不奈胡沙满眼飞",诗人通过对明亮月光的喜爱和对漫天黄沙无可奈何的情形,强烈地表达了民族情感与边塞生活的艰苦。

最后,"唯有梦魂南去日,故乡山水路依稀"则是将士内心深处对于故乡的渴望和怀念,在梦中也无法摆脱对家园的思念。故乡的山水在心头历历如绘,虽然远离,但那熟悉的景致却依然清晰地保留在记忆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刻画和将士们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古代边塞军人的辛酸与深沉的乡愁。

作者介绍
罗邺

罗邺
朝代:唐   字:不详   籍贯:余杭   生辰:825—?

罗邺(825—?),字不详,余杭人,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过杜家庄

山老频邀客,茅茨隔暮烟。

闻鸡度绝峤,立马看飞泉。

种柳非无地,栽麻亦有田。

谋生今已定,不用卜居篇。

(0)

同季升过李生书舍

避寇孤城里,君家数倒尊。

柳边开草阁,花下觅柴门。

台古如山郭,塘幽似水村。

南邻张给事,常与坐黄昏。

(0)

赠葛时秀

磊落元高士,飞腾且壮年。

骅骝万里路,鹏鹗九秋天。

白璧先淹楚,黄金晚入燕。

春花烂熳日,定醉曲江边。

(0)

至日二首·其二

冉冉天时逼,悠悠人事催。

坐观群物变,又见一阳回。

远树朝晖发,孤城冻雾开。

长安望不见,回首独馀哀。

(0)

望京师寄王职方

北望依南斗,长安万里愁。

西风入上苑,杨柳落金沟。

云近蓬莱阁,天回太液流。

仙郎归尽省,高咏接同游。

(0)

寄孟望之

昔在长安日,相看慰别颜。

君行太行谷,多亦下燕关。

春去无消息,秋来书未还。

可怜骨肉梦,常越万重山。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