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朱明夜,团圆皓月时。
谁云千里隔,自咏九龄诗。
影带河山迥,光含雾露滋。
本来长皓皓,不为夏云移。
寂寞朱明夜,团圆皓月时。
谁云千里隔,自咏九龄诗。
影带河山迥,光含雾露滋。
本来长皓皓,不为夏云移。
此诗描绘了夏夜月下之景,诗人以“寂寞朱明夜,团圆皓月时”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接着,“谁云千里隔,自咏九龄诗”,表达了诗人虽处遥远之地,却能通过吟诵古诗来寄托情感,与古人共赏明月的情怀。接下来的“影带河山迥,光含雾露滋”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月光洒落大地,与远处的山河、雾露交织在一起的景象,展现出月色的柔和与广阔。
最后,“本来长皓皓,不为夏云移”则寓意着月光的永恒与不变,即使夏日云层遮蔽,也无法改变其明亮的本质。整首诗通过对夏夜月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古诗文化的深厚情感,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自然永恒的哲思。
来自清源葛已覃,君王问猎我犹堪。
百年耆旧如重见,九日登临得纵谈。
才子不知汾水上,仙人长在大江南。
明珠照夜应无数,要是层波更好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