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对雪寄新定冯使君二首·其一》
《对雪寄新定冯使君二首·其一》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仙掌空思归未能,焚香冥目对残灯。

岂知瑞雪千山合,空觉春寒半夜增。

翳月素云埋粉堞,堆巢孤鹤下金绳。

因思太守忧民切,吟对琼枝喜不胜。

(0)
注释
仙掌:比喻仙人的居所或象征高洁的品格。
冥目:闭目凝思,形容专注或哀伤。
瑞雪:吉祥的雪,常用来象征好运或丰收。
春寒:春天的寒冷,反常的低温。
粉堞:洁白的城墙,代指城池。
金绳:金色的绳索,可能象征权势或高贵。
太守:古代地方长官,此处可能指诗人敬仰的人物。
忧民切:深切关怀民生疾苦。
吟对琼枝:对着洁白如玉的树枝吟诗,形容清雅的环境。
喜不胜:欢喜得无法承受,形容极度喜悦。
翻译
仙人之掌空自思念回归却不能,对着燃尽的香和昏暗的残灯冥想。
怎会料到满山的瑞雪纷飞,只觉得春夜的寒冷更加深沉。
月亮被乌云遮蔽,洁白的城墙仿佛被掩盖,孤鹤在金色的绳索下筑巢。
想到太守对百姓的深深忧虑,我吟诗赏雪,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独处时的寂寞情怀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仙掌空思归未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但归途无计,只能在孤独中沉浸于遥远的想象之中。"焚香冥目对残灯"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这种境况,通过燃烧香料和凝视微弱的灯光来寄托自己的寂寞与思念。

接下来的"岂知瑞雪千山合,空觉春寒半夜增"进一步深化了这样的情感。诗人虽然身处温暖的室内,却能感觉到外面的冷清和雪花带来的春意,这种对自然环境的敏锐感受和内心世界的交织,使得诗人的思念变得更加强烈。

在后两句"翳月素云埋粉堞,堆巢孤鹤下金绳"中,诗人通过描写月亮、云层和雪花掩盖了宫墙,以及鹤立于高处的景象,继续表达了自己的寂寞感。这里的"翳月素云"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摹,更隐含着诗人内心世界的阴霾与孤独。

最后两句"因思太守忧民切,吟对琼枝喜不胜"则转向了对太守(地方官员)的忧虑和关怀。诗人在寂寞中也未忘记社会责任,对于民众的担忧与关心,通过"吟对琼枝"这样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这里的"喜不胜"可能是对太守之德行的赞誉,也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中仍能保持乐观情绪。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既有寂寞与思念,又有社会责任感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六用乐道舍人韵书十日事呈

东门人物乱如麻,想见新鞯照路华。
午鼓已传三刻漏,从官初赐一杯茶。
匆匆殿下催分首,扰扰宫前听卖花。
归去莫言天上事,但知呼客饮流霞。

(0)

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

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
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
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
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

(0)

和惠思韵二首其二──蝉}

白下长干何可见,风尘愁杀庾兰成。
去年今日青松路,亦自闻蝉第一声。

(0)

神皇帝挽辞二首

将圣由天纵,成能与鬼谋。
聪明初四达,俊乂尽旁求。
一变前无古,三登岁有秋。
讴歌归子启,钦念禹功修。

(0)

题航子

爱此江边好,留连至日斜。
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

(0)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五上巳闻苑中乐声书事

苑中谁得从春游,想见渐台瓦欲流。
御水曲随花影转,宫云低绕乐声留。
年华未破清明节,日暮初回祓禊舟。
更觉至尊思虑远,不应全为拙倡优。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