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同出真珠园再用前韵》
《九日同出真珠园再用前韵》全文
宋 / 林光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来自清源葛已覃,君王问猎我犹堪。

百年耆旧如重见,九日登临得纵谈。

才子不知汾水上,仙人长在大江南。

明珠照夜应无数,要是层波更好探。

(0)
翻译
我来自清源葛已覃,君王询问狩猎我还行。
多年老友相见如新,重阳登高畅所欲言。
才子未识汾水边的景致,神仙常居江南大地。
夜晚明珠照耀无数,若能深入江面探索更佳。
注释
清源:地名,可能指诗人故乡。
葛已覃:地名,可能也是诗人的别称或隐喻。
君王:古代最高统治者。
犹堪:还能胜任,表示自信。
耆旧:年高有德的人,这里指老朋友。
重见:再次相见,如同新遇。
纵谈:无拘无束地交谈。
才子:有才华的人。
汾水:古代中国河流,位于山西。
仙人:神话中的超凡人物,此处可能象征理想或隐逸生活。
明珠:比喻珍贵的事物或人才。
层波:层层波浪,形容江面广阔。
探:探索,寻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光朝所作的《九日同出真珠园再用前韵》。诗中,诗人表达了对故友葛已覃的怀念,即使在君王问猎的场合,他仍能忆起老友,仿佛重逢一般,体现出深厚的友情。九日登高,他们得以畅所欲言,共享时光。诗人提到才子不知汾水上的故事,暗示了对往昔岁月和传说的追忆,同时将葛已覃比作长在江南的仙人,增添了神秘与超凡的色彩。最后,诗人以明珠照夜为喻,表达对友谊的珍视,认为即使明珠无数,也比不上与好友共度的美好时光。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怀念和对过去的美好回忆。

作者介绍
林光朝

林光朝
朝代:宋

(1114—1178)宋兴化军莆田人,字谦之,号艾轩。孝宗隆兴元年进士。通《六经》,从学者众,南渡后以伊、洛之学倡行东南者,自光朝始。累官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出为广西提点刑狱,移广东,曾率郡兵击败入境之茶民军。召为国子祭酒,除中书舍人。后出知婺州,引疾提举兴国宫。卒谥文节。有《艾轩集》。
猜你喜欢

集霰先霏密雪连,庆逢腊后正春前。

渐铺鸳瓦皆皴玉,未爇猊垆亦羃烟。

飞蝶活看飘画㡧,遗蝗幸卜靖农田。

天庥滋至骈祥吉,钦受遑欣益慎虔。

(0)

题董其昌山水

溪藤尺幅淡云烟,高致还思赵大年。

设使王孙蓦相遇,定称可畏出蓝前。

(0)

巢翠亭

灌木嘉阴翠尚浓,虚亭聊且失千峰。

前年惜翠心何似,流水行云勒壁踪。

(0)

塞田

塞田每致佳,今岁实望外。

夏至过无雨,局蹐不可待。

孰谓回天佑,甘霖乃大沛。

驾言自京畿,农功观一带。

两种都芃秀,关外较尤最。

独是溪勃涨,间颇致为害。

大体纵无妨,一夫彼何赖。

得之已不易,失之惜应倍。

莫非祈年忧,岂识行秋快。

(0)

寄畅轩

山轩偶到辟云关,畅好幽情寄此间。

名合秦园才千里,吾心廑乃遍区寰。

(0)

鹦鹉

鹦鹉虽能言,所言自不知。

清晨对笼语,巧舌能效为。

张华教啄鹯,何忠代寄信。

审然乃鸟妖,事不可为训。

雀房饲养熟,习惯听数言。

背笼乃语他,诚恐无端传。

甲乙二内侍,甲痴乙者黠。

鹦见甲者驯,见乙鸣戛戛。

甲为鹦爬搔,展翅意若喜。

有时眠掌上,驱之亦弗起。

乙持果实来,漫饵实相撩。

鹦亦伺其怠,利嘴噍如雕。

因悟昌黎言,小黠乃大痴。

智固不可逞,物固不可欺。

即事摛藻词,物各具性灵。

中孚豚鱼吉,可以诠羲经。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