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把夫子论,无惭贞惠文。
不应其子戌,至自请于君。
若把夫子论,无惭贞惠文。
不应其子戌,至自请于君。
这首诗赞扬了公叔戌的孝行。"若把夫子论"暗示将公叔戌的行为与古代圣贤相比,他的品德高尚,如同贞惠文一样的典范。"无惭"二字表达了对其孝心的肯定,即使在面临某种困境("不应其子戌",可能指他儿子的过错或需要),公叔戌仍然主动向君主请求承担责任,展现出深沉的孝顺和责任感。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以实际行动践行孝道的贤者形象。
鸩羽惊媒,龙音感悦,匆匆芳讯偷传。
一纸相思,怨红啼湿银笺。
连波别有牵魂处,甚回文、倦眼曾看。
枉猜他,珠腕闲题,粉泪轻弹。
无情河水东流去,打空城寂寞,萤火飞残。
埋玉谁家,秦箫吹冷荒烟。
人间多少伤心事,误南柯、浅醉酣眠。
又争知,孔雀徘徊,还到郎边。
积暝动江郭,秋色漫吴宫。
冥冥万家楼阁,都在雁声中。
此际天涯夜雨,多少联床兄弟,裌被暖西风。
独客耿无寐,枕手听疏钟。温玉茗,爇银叶,兴都慵。
打窗簌簌如语,冷翠下疏桐。
想得木犀花底,独展陈编消夜,帘闪一灯红。
念此感寥落,归思落乌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