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暝动江郭,秋色漫吴宫。
冥冥万家楼阁,都在雁声中。
此际天涯夜雨,多少联床兄弟,裌被暖西风。
独客耿无寐,枕手听疏钟。温玉茗,爇银叶,兴都慵。
打窗簌簌如语,冷翠下疏桐。
想得木犀花底,独展陈编消夜,帘闪一灯红。
念此感寥落,归思落乌篷。
积暝动江郭,秋色漫吴宫。
冥冥万家楼阁,都在雁声中。
此际天涯夜雨,多少联床兄弟,裌被暖西风。
独客耿无寐,枕手听疏钟。温玉茗,爇银叶,兴都慵。
打窗簌簌如语,冷翠下疏桐。
想得木犀花底,独展陈编消夜,帘闪一灯红。
念此感寥落,归思落乌篷。
这首《水调歌头》描绘了作者在吴门旅夜时的情景与思绪。首句“积暝动江郭,秋色漫吴宫”以黄昏时分江边城郭的景象开篇,渲染出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氛围。接着“冥冥万家楼阁,都在雁声中”,通过雁鸣将人带入更广阔的时空,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
“此际天涯夜雨,多少联床兄弟,裌被暖西风”几句,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去共度时光的回忆。在夜雨中,联想到与兄弟们共处的温馨场景,温暖的被褥和西风中的寒意形成对比,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独客耿无寐,枕手听疏钟”则直接点明了作者当前的孤独状态,通过倾听远处稀疏的钟声,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接下来的“温玉茗,爇银叶,兴都慵”描述了作者在这样的夜晚,泡上一杯温茶,点燃香炉,试图寻找内心的平静,但似乎并未能完全摆脱忧思。
“打窗簌簌如语,冷翠下疏桐”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窗外的雨声比作低语,冷翠则是形容雨滴落在疏桐上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既凄美又略带哀愁的意境。最后,“想得木犀花底,独展陈编消夜,帘闪一灯红”表达了作者在静夜中独自翻阅书籍,借以消磨时光,寻找心灵的慰藉,而一盏红灯映照在窗帘上,增添了几分温暖与希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作者在异乡之夜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孤独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归家的期待。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去年逢苦寒,游子初辞家。
今年逢苦寒,远在天之涯。
苦寒苦寒岂有极,侧身天地长咨嗟。
朔风怒号气凛冽,关山冻合草木折。
北方九月即飞雪,纷纷争羡雁南翔。
一叫一声肠一绝,我独冷落海岱间。
画角霜笳助呜咽,黑貂裘敝已不温,红炉桦烛难具论。
人生穷达自有命,何必奔走抛田园?吁嗟乎!
但能高枕卧山谷,抱书忍饥吾亦足。
岂肯风尘长局促,高歌行路难,凄楚复凄楚。
鲁酒不忘忧,齐竽奈何许。
奋飞苦未能,道路长且阻。
望云日日思老亲,老亲还念远游人。
居家行路同苦辛,艰难十口待此身,愿天为我回肠春。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消魂别而已。
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
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江南长纨绮。
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诋。
一朝束缚去,上书难自理。
绝塞千山断行李,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
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
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
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
前忧猛虎后苍兕,土穴偷生若蝼蚁。
大鱼如山不见尾,张鬐为风沫为雨。
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昼相逢半人鬼。噫嘻乎悲哉!
生男聪明慎勿喜,仓颉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
君不见,吴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