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崧台石室隋志本名定山林惟乔以为别号赋诗赠之》
《崧台石室隋志本名定山林惟乔以为别号赋诗赠之》全文
明 / 黄佐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守玄栖定山,夙禀海鹤姿。

周眄崧台外,巽坎涣以驰。

乘猋溯江汉,帝乡良可期。

而吾谢尘坌,所信惟在斯。

抗志逮莘野,述业遵仲尼。

委怀缅云月,琴书恒自怡。

彼流正浪莽,此定焉能移。

陟岵谅有慕,采芳多紫芝。

持此北堂寿,愿言越期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和心境,他居住在定山的石室中,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诗中提到的“守玄栖定山”表明了这位隐士对道家哲学的信仰,追求内在的纯净与超脱世俗的束缚。

“周眄崧台外,巽坎涣以驰”,展现了隐士在山川之间自由游走,内心充满对宇宙万物的感悟与理解。“乘猋溯江汉,帝乡良可期”,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尽管身处山林之中,但心中仍有对更高层次精神追求的渴望。

“而吾谢尘坌,所信惟在斯”,强调了他远离尘世喧嚣的决心,坚信自己的选择和内心世界的美好。“抗志逮莘野,述业遵仲尼”,通过引用古代圣贤的故事,进一步阐述了他追求道德修养和知识传承的决心。

“委怀缅云月,琴书恒自怡”,描绘了他在云月之下弹琴读书,心灵得到慰藉的画面,体现了他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彼流正浪莽,此定焉能移”,表达了面对外界纷扰,他内心依然坚定,不为所动的态度。

“陟岵谅有慕,采芳多紫芝”,提到他怀念家乡,同时也赞美了山中的美好景色,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持此北堂寿,愿言越期颐”,表达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为家人带来长寿与幸福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追求内心世界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道德修养、知识传承和家庭幸福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黄佐
朝代:明

(1490—1566)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猜你喜欢

春夜诸子过集马山听卢雁林弹琴

故人抱枯木,过我南山陲。

开匣理新曲,君心如旧时。

指边灯影乱,弦外雨声随。

静者匪徒默,幽怀谁得知。

(0)

舟中寄李苍水广文

一夜千峰雨,江声怒似雷。

青山频北望,白雁正南来。

为客伤迟暮,伊人愿溯洄。

秋风肯相待,到日菊花开。

(0)

十九秋·其十四秋灯

檐前凉雨过,灯下落花频。

万古无穷事,三更不寐人。

秋光成一片,老景自相亲。

寂寞消难得,平分与隔邻。

(0)

借园杂咏·其二十经行

闭门事行脚,当下息奔波。

一日能千里,诸方如我何。

跛牂誇迅疾,夸父逊蹉跎。

三匝清池去,香风吹芰荷。

(0)

新晴八咏·其五访僧

久雨晴偏好,寻僧兴不穷。

衲衣为社主,驴背识诗翁。

话倒三竿日,谈生四座风。

偶然发清啸,飞出石桥东。

(0)

观乐块然作指头画却赠

天地之大一指也,造物化工成造化。

山川草木露精神,风云雷雨供挥洒。

混沌初开假即真,大地平沉真复假。

高悬一指在虚空,留与人閒作图画。

先生先生人也天,自称块然非块然。

手灵心敏破常格,指头揭出拈花禅。

爪生甲长一粟许,函盖乾坤三大千。

扁舟过我坐未稳,大惊小怪呈空拳。

空拳竖起无名指,一阖一辟机锋圆。

须臾索纸见技痒,管城老矣甘归田。

甲端点墨指点水,浓澹浅深皆至理。

溟濛云气自空来,兀突孤峰从地起。

老眼旁观得未曾,天工人代难思议。

大哉伟丈夫,善哉奇男子。

耳目迥尘根,肝胆无渣滓。

浩气横空亘古今,万象森罗方寸里。

区区一指何足多,指天指地须如此。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