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轮隐东峰,奇彩在南岭。
北崖草木多,苍茫映光景。
玉盘忽微露,银浪泻千顷。
岩谷散陆离,万象杂形影。
不辞三更露,冒此白发顶。
老筇无前游,危处有新警。
涧光如翻鹤,变态发遥境。
回首房州城,山中夜何永。
月轮隐东峰,奇彩在南岭。
北崖草木多,苍茫映光景。
玉盘忽微露,银浪泻千顷。
岩谷散陆离,万象杂形影。
不辞三更露,冒此白发顶。
老筇无前游,危处有新警。
涧光如翻鹤,变态发遥境。
回首房州城,山中夜何永。
这首宋诗《十七日夜咏月》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描绘了夜晚月色下的山川景象。诗人以月亮为引子,通过“月轮隐东峰,奇彩在南岭”展现了月亮从山峰背后升起的奇妙景象,月光洒在南岭上,色彩斑斓。接着,“北崖草木多,苍茫映光景”描绘了月光下北崖草木的朦胧之美,显得广阔而深远。
“玉盘忽微露,银浪泻千顷”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玉盘,月光如银浪倾泻,画面宏大而生动。随后,“岩谷散陆离,万象杂形影”进一步渲染了月光下山岩和山谷的光影变化,万物形态各异,充满动态感。
诗人不顾深夜露重,只为欣赏这美景,“不辞三更露,冒此白发顶”,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追求。在艰难的旅途中,“老筇无前游,危处有新警”,杖藜行走,每一步都带来新的感悟。月光下,涧水闪烁如同翻飞的白鹤,展现出远方景色的变幻莫测。
最后,诗人回首所住的房州城,感叹山中的夜晚如此漫长,“涧光如翻鹤,变态发遥境”。整首诗以月夜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长春一亩宅,仅容旋马来。
差喜数株柳,垂阴下覆阶。
斗室数燕集,酒半行苍苔。
冷月挂高树,相看久徘徊。
海外来使星,百国穷沿洄。
叹诧首相室,陋隘见此才。
引退怀旧京,意中搆池台。
海棠数百株,盆列兰与梅。
行厨具精馔,宾客供嘲诙。
心知有难言,艰屯郁风雷。
津津可喜事,此意弥可哀。
弥天盖世气,阨塞成寒灰。
惟馀平生意,长镌故人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