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地穿茨拙,高城晚日斜。
竹篱侵水面,溪女浣汀沙。
老树垂朱实,悬藤结白花。
绿萍浮碎点,芳杜上新芽。
一邑过千室,十金无数家。
鱼虾与菰米,惆怅此生涯。
窄地穿茨拙,高城晚日斜。
竹篱侵水面,溪女浣汀沙。
老树垂朱实,悬藤结白花。
绿萍浮碎点,芳杜上新芽。
一邑过千室,十金无数家。
鱼虾与菰米,惆怅此生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首联“窄地穿茨拙,高城晚日斜”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傍晚时分,窄小的土地上穿行着荆棘,远处高城的夕阳斜照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荒凉的氛围。
接着,“竹篱侵水面,溪女浣汀沙”两句,画面转为温馨,竹篱笆轻轻触碰水面,溪边的女子正在洗涤沙滩上的衣物,这一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女性的柔美。
“老树垂朱实,悬藤结白花”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老树上挂满了红色的果实,藤蔓上结着白色的花朵,色彩对比鲜明,展现了大自然的丰富与美丽。
“绿萍浮碎点,芳杜上新芽”则进一步展示了春天的气息,绿萍在水面上漂浮,形成点点绿意,杜鹃花上长出了嫩芽,预示着新生与希望。
“一邑过千室,十金无数家”描绘了乡村的繁荣景象,一个城镇里有超过一千户人家,财富与人口的繁荣可见一斑。
最后,“鱼虾与菰米,惆怅此生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而自给自足生活的感慨,虽然物质丰富,但也有着淡淡的忧愁,可能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或是对过去某种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与繁荣,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是宋朝田园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