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平畴白浪遥,赁舂空寓伯通桥。
蓬门岁计羞藜糁,花县春情惜柳条。
梳发镜中霜易輠,寄愁天上雪难消。
流光不为浮生住,挑尽寒灯夜倍迢。
江左平畴白浪遥,赁舂空寓伯通桥。
蓬门岁计羞藜糁,花县春情惜柳条。
梳发镜中霜易輠,寄愁天上雪难消。
流光不为浮生住,挑尽寒灯夜倍迢。
这首明代诗人曹子念的《除夕袁中郎县斋守岁》描绘了江左地区除夕之夜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江左平畴白浪遥”展现了广阔的田野远处波涛汹涌的江面,渲染出一种辽阔而寂寥的气氛。接下来,“赁舂空寓伯通桥”表达了诗人寓居他乡,只能借舂声寄托思乡之情。
“蓬门岁计羞藜糁”写出了诗人生活的清贫,以藜糁(粗劣的食物)为食,自感羞愧,流露出对生活的艰辛感慨。“花县春情惜柳条”则转而描绘春天景色,以柳条象征生机与希望,但诗人的心境却因生活困顿而对春天的美景感到珍惜。
“梳发镜中霜易輠”通过镜中的白发暗示时光流逝,诗人感叹岁月如霜,易逝不待人。“寄愁天上雪难消”进一步抒发愁绪,将内心的忧愁比作难以消融的冰雪,形象生动。
最后两句“流光不为浮生住,挑尽寒灯夜倍迢”直抒胸臆,表达出时光无情,人生短暂的无奈,以及在寒冷孤寂的夜晚,挑灯守岁的漫长与寂寥。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于物,展现了诗人除夕之夜的孤独守岁,以及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周也浑衰惫,奔波已不便。
亲淹䃈上殡,食仰水中田。
借贷烦亲戚,饥寒罪岁年。
低头搔白鬓,雪涕在青编。
忧患今如此,聪明不及前。
私情吾自讼,公急众谁怜。
凋瘵应伤骨,劬劳不息肩。
趋文弃田稚,随例劾庸钱。
违夺虚吾日,号呼彻上天。
诛求家百世,政令月三迁。
简静高明度,更张小谅权。
鸟安求茂木,鱼乐奔深渊。
流剽如为衅,搔惊孰任愆。
申商疑实际,卓鲁似徒传。
青艾谁攻病,红葵他自妍。
深居思俊德,分赞仗诸贤。
莫以威严恃,须知忧乐悬。
厌儿求角黍,与俗话蒲鞭。
积雨殊滂矣,浮云亦黯然。
致婴门限外,此意向谁宣。
文章惟典雅,行辈总相推。
圣主虚心日,词臣际会时。
诗中麟趾见,池上凤毛遗。
大器方垂用,良材竟不支。
缙绅争惋惜,闾巷亦伤悲。
渊大才非短,商哀理固宜。
灵车遵故道,茔树长新枝。
不尽临风意,含悲赋些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