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却湖山恨去舟,新年无意作春游。
东风昨夜思龙井,晓雨全家入虎丘。
望见远峰疑石巷,误寻归路认花楼。
明朝一出阊门去,清梦遥知在两州。
失却湖山恨去舟,新年无意作春游。
东风昨夜思龙井,晓雨全家入虎丘。
望见远峰疑石巷,误寻归路认花楼。
明朝一出阊门去,清梦遥知在两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虎丘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往昔杭州(钱塘)生活的回忆。
首句“失却湖山恨去舟”,表达了诗人离开湖光山色的美景后内心的遗憾与失落,仿佛失去了航行的船只一般。接着,“新年无意作春游”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新春出游兴致不高,似乎对当前的环境或心境有所不满。
“东风昨夜思龙井,晓雨全家入虎丘。”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东风和晓雨赋予情感,前者思念着龙井的清新,后者则带着全家进入虎丘,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望见远峰疑石巷,误寻归路认花楼。”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行进途中偶遇的景象,远山似石巷,错将归路认作花楼,既体现了旅途中的意外惊喜,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
最后,“明朝一出阊门去,清梦遥知在两州。”预示着第二天诗人将离开此地,但心中却仿佛已有清梦在两个州之间萦绕,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游历虎丘时的情感变化与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生活的追忆与向往,富有诗意与哲理。
有客昔遭遇,郎官帅秦川。
得閒欣燕处,佳句出天然。
羽翼九万里,功名三十年。
诗成传万口,世俗累都捐。
懒作青门客,来寻隐吏居。
上堂谁解榻,窥户却还车。
似怕临池驿,空翻插架书。
生涯知有地,共学灌园蔬。
秋来风味苦阑珊,偶为繁红略据鞍。
何处更期征雁过,祗今聊作故人看。
三冬已至休争气,九月将残未觉寒。
自有荣华趁时节,免将憔悴惜幽兰。
仙李枝条万国分,陇西旧望道家孙。
曾经二十载还往,忽过七千馀晓昏。
人落九泉无可奈,诗存古壁更休论。
困穷辞气君偏爱,太息南征返北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