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李枝条万国分,陇西旧望道家孙。
曾经二十载还往,忽过七千馀晓昏。
人落九泉无可奈,诗存古壁更休论。
困穷辞气君偏爱,太息南征返北辕。
仙李枝条万国分,陇西旧望道家孙。
曾经二十载还往,忽过七千馀晓昏。
人落九泉无可奈,诗存古壁更休论。
困穷辞气君偏爱,太息南征返北辕。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南公对李尊师故居的追忆与感慨。诗中充满了对李尊师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首联“仙李枝条万国分,陇西旧望道家孙”,以“仙李”比喻李尊师,暗示其超凡脱俗的地位,同时点明李尊师来自陇西,是道家的后裔,流露出对李尊师家族背景的尊敬。接着,“曾经二十载还往,忽过七千馀晓昏”两句,通过时间的跨度,表达了诗人与李尊师交往之久,以及岁月流转之快,暗含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颔联“人落九泉无可奈,诗存古壁更休论”,转而表达对李尊师已逝的哀悼,以及对李尊师留下的诗歌在古壁上的怀念。这两句既是对李尊师的缅怀,也是对自身情感的抒发,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文化的珍视。
颈联“困穷辞气君偏爱,太息南征返北辕”,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李尊师人格魅力的欣赏。面对困境,李尊师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诗人特别喜爱。最后,诗人以“太息南征返北辕”结束,可能是在想象李尊师的行踪,或是借以表达自己对李尊师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李尊师的回忆与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对人生、时间、文化传承等深刻思考,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闷怀难表。西风弄、愁人踪迹颠倒。
笑拚华发付凄凉,露泣芙蓉老。梦破柳烟胡蝶晓。
沈吟掷镜寒云扫。
世事总休休,但倩取、幽窗月影,夜半留照。
憔悴,动处非狂,愁时非醉,画里人应知道。
绕崖黄叶正纷纷,好共哀猿啸。落蕊楚江君莫恼。
芳洲处处悲秋草。
自有闲云飞伴,松月山空,桂丛烟渺。
经国有大计,不外兵食足。
输挽类用兵,所贵在神速。
王程固有严,胄弁何为督。
娈童好如花,楼船大于屋。
行乐江以南,赫奕朱为毂。
盛夏方渡淮,黄河变平陆。
粒米乃狼戾,度支更约束。
简命旬宣臣,临水建牙纛。
八月造舟楫,十月运新谷。
哺乳百姓亲,挟纩三军燠。
况乃抱远略,道海通山谷。
廷议旌行能,玺书动盈幅。
伟哉转漕功,不使萧何独。
跅弛门下士,勉驾盐车轴。
期毋负知己,良友时相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