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年逢九日,杯酒逐英豪。
渐老经秋病,独醒何处高。
床头添药裹,坐上减牛毛。
寂寞知谁问,烦公置浊醪。
它年逢九日,杯酒逐英豪。
渐老经秋病,独醒何处高。
床头添药裹,坐上减牛毛。
寂寞知谁问,烦公置浊醪。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题为《次韵李公择九日见约以疾不赴》。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因病不能参加重阳节宴会的遗憾和感慨。首句“它年逢九日”预设了一个未能参与的场景,暗示了对往昔聚会的怀念;“杯酒逐英豪”描绘了节日里群英欢聚的热闹气氛,而自己却只能缺席。
“渐老经秋病”直接点出诗人身体状况,随着秋天的到来,疾病加重,令人感伤;“独醒何处高”进一步强调了孤独和落寞,即使想找个高处借酒消愁,也无人共饮。接下来,“床头添药裹”描绘了病榻上的景象,而“坐上减牛毛”则以夸张手法形容岁月流逝,自己越发衰老。
最后两句“寂寞知谁问,烦公置浊醪”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希望朋友能理解他的病情,为他准备一杯浊酒,哪怕只是精神上的慰藉。整首诗情感深沉,流露出诗人对健康和友情的渴望,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